公路車板輪__慣性與框高的觀念匯整

單車旅人 wrote:
那就不要討論好了 , 我繼續潛水囉 ... ...(恕刪)


如果只是一味地推薦某些特定產品
又提不出具有建設性的見解
而對於別人所提的事証
又極盡護短之能事
那我看
您還是繼續潛水好了.....

基本上
人家看到這樣的討論
只會對您所推薦的產品
敬而遠之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動氣都是傷身的!!
還是開開心心騎車最好^^
wenlung-cycling wrote:
哇咧~~原來這邊吵的...(恕刪)


唉唉唉 ~~
文隆
抱歉
害了你了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hironari wrote:
唉唉唉 ~~文隆你怎...(恕刪)


我知道樓下的在說我~
拍謝拍謝!!
我會節制一點~
那位似乎是廠商的先生,建議您還是先潛水吧!
避免太多不必要的爭議..

至少秋水大的這篇文章我覺得是極具探討性質的
真的不希望淪落到口水之戰...

還有,那位喜歡到處在別人的文章喇D賽的朋友
也誠摯建議您回到您的喇賽專用討論串吧...
請尊重一下秋水大這篇具水準的討論..

我想,很多跟我一樣想知道輪子奧秘的車友們
都在期待後續更精闢的見解

而不是無謂的口水或是搧風點火的閒聊..
hironari wrote:


如果只是一味地推...(恕刪)


沒錯!! +1

話是說甚麼輪子都有用過,又說(沒有上網多說什麼 , 因為每個人對於一樣東西的感受不同 , 開口說了又被懷疑居心叵測)
但獨特對某產品讚譽有加,獨推單獨商品,真的覺得這樣好像會讓人家覺得您宣傳到了嗎?還是反宣傳?
說真的我真幫您捏了一把冷汗!!!
單車旅人 wrote:
不是有版友提到 , ...(恕刪)


就是你壞的秋水大大這篇文章的美意,不是嗎?

人家在討論輪組的各種優勢與缺點~但你卻突然冒出來說妳們家的輪組XXXX!!!

http://www.wretch.cc/blog/ab823004
容小弟從旁提醒一下,根據流體力學的公式,空氣阻力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輪子上部的速度又是車子行進速度的兩倍,所以輪子上部的風阻應該是關鍵....

也就是說:當時速40時,輪子上部的速度已達80,風阻極大....而時速40的風阻則是時速20的4倍之多....

這就是為何有罩殼的斜躺車能夠跑超快的原因~~

其實像F-1這些露輪賽車(Open Wheels)界長年來一直困擾於輪子上部的風阻,一些車隊或車手也曾多次反應應該讓F-1加上輪子的罩殼(其實就是擋泥板啦)與車手的罩殼....

但是每次FIA皆以"露輪與露人皆是F-1的傳統,不得變更"為由而否決....

所以各車隊只好想盡辦法利用各種導流鰭來讓氣流能夠盡量跳過輪子上部,可以大幅降低風阻~~
Roger陳


1. 轉動慣量I a = m/2*R^2 = m/2*(32.5)^2 = 528.125m(全封碟)
2. 轉動慣量I b = m/2*(32.5^2-28.0^2)=136.125m(中板輪)
3. 轉動慣量I c = m/2*(32.5^2-22.6^2)=272.745m(大板輪)

側面的面積越大...I 當然也大(恕刪)



這樣的算法不正確...
沒考慮到a b c等重的假設...

面積較大的版輪...但框的重量又要一樣輕的話...
勢必單位面積的重量要較小!!

不過小弟觀念告訴我...轉動慣量要靠重量與離圓心距離決定...
是不是版輪並不重要...(不考慮風阻等其他變數下成立)...

Ps.小弟雖然是數x系畢業...但對於微積分已經忘光光啦~~~努力複習中@@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秋水兄的公式沒錯
他是說"總重"固定
那麼窄框的重量集中在外圈 當然慣量就大

Top兄是"密度"不變
那就是寬板 的材料多 重量大 慣量大

兩個都沒錯 只是假設條件不同
http://www.wretch.cc/blog/wolii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