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atolee wrote:
爬了一些文很多人問2...(恕刪)



三盤的缺點:

效率不好

但優點就是可配成後齒比綿密或者爬坡輕齒比。

當然套用在有腳力的人身上,就不適合。
因為這個人腳力已經可以齒比1.21就爬上山,那要齒比更輕做什麼?

但問題又來了。
台灣山坡不是緩坡多,而是什麼都來一點的十菜湯(還有越野路段)
所以可能用的上。
還有每個人都並不是腳力好,所以硬抽用兩盤是可以的,但腳力不好想保護膝蓋,也可以三盤啦!

用ct也不錯啦!只要34-28可上山的話,而且覺得膝蓋感覺ok!個人建議ct不錯!

但30-28齒比可達到1.071,這對很多人還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平地會有弱勢,爬坡的效率有差ct一點,但齒比數卻能讓您不用中箭下馬。
所以耗的是,體力多一點支出,但可以一直攻上山,而不用像兩盤下來牽車,或者是無齒可用的窘境,只能硬上了。(不小心就膝蓋受傷了)
因為大家都騎業餘的,不是每個人腳力都很強!
--------------------------------------------------


只要喜歡好就啦!
不用在意兩盤或三盤。
有些人還兩盤換成三盤。











總而言之,三盤的壞處就是…

你要是還下來牽車,就是要檢討多綀車的時候了。
我每台車的配制不一樣

OCR3 : 52/42/30

TCR2 : 50/34

TCR ATM:52/39

所以三種盤我都用過!

為什麼很多人跟你說 CT 盤就夠用

因為:「他們不考慮齒比的綿密性,只考慮最小盤是多少!」

所以

如果你要考量到齒比的綿密

個人建議

用三盤!!
山道逞兇 wrote:
總而言之,三盤的壞處就是…

你要是還下來牽車,就是要檢討多綀車的時候了。

還不用急著檢討,還有登山車的22-34可用
dale123 wrote:
還不用急著檢討,還有...(恕刪)


34飛輪可上,但要換後變。
可是綿密感完全的不見
建議最多28就差不多了。
雖然28綿密感沒23來的好

但是...34的感覺,是完全的斷層感。
所以會建議最大到28就好了。

像登山大盤,我也試過。
但…速度…。
雖然綿密不會走位啦!

家裏有幾台車,但本人平地巡航喜歡大盤39,所以會跑山路,就三盤公路車。
要是坡不大,就ct兩盤公路車。(但覺得34過輕,50有時也常用到,但還是愛39)
登山車的東西有點它裝去公路車上過(手癢)
因為用想的,我還是覺得試的好。

但我還是建議真要輕齒比的話,頂多30-28就好了。

當然你也可以用你喜歡的。
小弟我剛入門公路車不久
我的車是OCR C2
大盤配50-39-30(飛輪應該是12-25)
優點是剛從登山車入門可以毫不猶豫跨上公路車,因為有30救命盤
直到現在騎了幾個月後,第三盤幾乎用不到了,但我還是秉持著備而不用的道理
什麼重量、外觀對我沒有影響力,所以對我而言三盤沒有缺點吧!
我也覺得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寧願孬孬地爬上去,也不要因為就差那麼一齒在半途殘念。
若長途跋涉,又須爬坡的話,例如300K最後的5公里,
第三盤真的是救命盤!(尤其是脚已受傷的狀態)
管你是2盤?3盤?4盤?5盤? 21t ?23?25t?27t?28t?29t?32t?34t?.,..........
能上的去就是好盤好T
目前愚者打算使用42T/30T V.S 13-26T ^^ ~~
過程(幾盤,幾T)不重要,結果&FUN=KEP POINT
沒有三盤,感覺能征服的地方不多

遇到20度大陡坡兩盤死很慘
個人圖示發生無法預期的故障,就連站方都無法解釋,真是玄了...
好好玩,每次站上2,3盤爭論的文一貼上來總引起一鎮騷動,
人事物時地,立場角度各不同,無法一一論斷,各有各的好

我不常參加活動比賽,偶而爬個變態坡,偶而平地衝個速度
騎的爽但是不夠殺,希望我能組多部車,有比賽用的標準盤,舒服旅遊的三盤
隨意使用的ct盤,最重要體力夠能隨心出力, 架御這幾部車來回得到騎車的樂趣
這樣才爽,sorry我也來亂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