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ter wrote:
此例一開

我看不久將來全台灣都可以看到U-bike趴趴走了。

然後品質一定會降低,到時候再來靠杯為啥租不到好車?


您這恐慌症犯得太兇了

我光是想租台Ubike上風櫃嘴的念頭就已經想很久,遲遲沒有實現

每次出去都還是騎自己的車

你以為有多少人有辦法騎著它上武嶺阿?

擔心太過

不是常態的東西

盡量放寬心帶點幽默感看待吧


klipsch wrote:
你太瞧得起U-bike


就事論事而已

點越多,曝光率越高,還車也方便,騎的人相對越多,當然有沒有人要騎也要考慮市區的交通狀況

U-bike這樣的名氣已經很夠了,我個人觀點是,台北市這種交通狀況,能做起來已經非常不簡單了

karater wrote:
就事論事而已點越多,...(恕刪)


台灣這樣的名氣已經很夠了,我個人觀點是,台灣這種交通狀況,能做起來已經非常不簡單了
也不需要花大錢到國外宣導觀光
UBIKE開辦到目前,騎乘人次已經超過300萬
單日租借最高曾經突破3萬人
這租借系統不只北市,台南高雄也有在辦類似的

不知道UBIKE的人是自己無知而已
有人還可以連UBIKE有沒有車燈都不知道就在這裡開砲,真不知道該說他什麼

archchu wrote:
您這恐慌症犯得太兇了

我光是想租台Ubike上風櫃嘴的念頭就已經想很久,遲遲沒有實現

每次出去都還是騎自己的車

你以為有多少人有辦法騎著它上武嶺阿?

擔心太過

不是常態的東西

盡量放寬心帶點幽默感看待吧


這是因為你們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根本就覺得小事一件

你要上風櫃嘴請你持續用自己的車吧 自己的東西要怎樣亂搞沒關係

不要去搞些漏洞去亂操不是自己的東西。

你騎公路車遇到坑坑疤疤的路段,都懂得要閃開,你開小March你也不會去跟人家尬車,

因為你很了解產品設計不是拿來這樣用的,你會很愛惜使用自己的東西。

不依照產品設計去使用那就是後果自負。

這樣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U-BIKE上,他是設計短程平路騎乘用的!

上武嶺當然是不會壞阿,沒那麼不堪,就好像你把公路車拿去騎坑坑疤疤的爛路,用小

March去尬車,當然也不會這麼容易壞!

不過U-bike 是有規定保養時間與定期耗材更換的,本身也有使用壽命,如果這樣不依照產品設計去

使用,卻又不用負擔後果。 怎樣想都不合理吧


怨念聚合體 wrote:
UBIKE開辦到目前...(恕刪)


不知道UBIKE的人就被你罵無知
你的心腸好壞喔

請教不知道捷安特的人,你要罵他什麼?

怨念聚合體 wrote:
UBIKE開辦到目前,騎乘人次已經超過300萬
單日租借最高曾經突破3萬人
這租借系統不只北市,台南高雄也有在辦類似的

不知道UBIKE的人是自己無知而已
有人還可以連UBIKE有沒有車燈都不知道就在這裡開砲,真不知道該說他什麼


不用再跟他講道理了,她已經開始鬼打牆了

原來UBIKE是公路車,不然怎麼會出現在公路車版呢?

平心看這件事,看官分兩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其實當事兩造雙方也都互有受益:
--騎上武嶺的羅先生出名了(這應該也是他想得到的生日禮物之一).

--提供UBIKE的公司也花了少許代價(剎車皮、中軸..?),卻無意中更加打響UBIKE知名度,相信現在很多只看過沒騎過UBIKE的,會很想騎看看這能上武嶺、又幾乎免租金費就騎得到的神車,到底騎起來是啥感覺啊!!!

最完美的結局就是:
UBIKE公司請羅先生做公益廣告,推廣多騎UBIKE節能減碳,但同時他也必須強調騎上武嶺是不好的示範,

而羅先生也獲得一輛免費專屬UBIKE,大家從此稱他做Mr. UBIKE.
......

輕鬆點看事情,世界會更美好.....
新聞有許多寫法,台灣最難看到的是有關專業的寫法。
例如:這U bike是採用shmano的三速內變速器,它的齒比是多少?
與一般外變速器相比,等效輪徑是多少?設計上的優缺點?
為什麼三速也能上武嶺?一般人能否用內變騎上山?
除了日本品牌,台灣也有世界知名的內變速器製造商?!

台灣新聞看多了常常覺得悲哀,不但無法增廣見聞,還常常挑起族群對立!
以前報紙有分為「量報」、「質報」之稱,報導的品質高下立判!!!
http://taichung.com.tw/demo/newshit.asp?NewsId=531

騎菜籃車都可以上武嶺了,Ubike有爛到騎不上去嗎?

騙一堆沒騎車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