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嶺成績太差..想請問訓練的問題

因為看到原來是女生,所以我就編輯改建議了

不過既然你這麼快就回了,那我回應一下

1.別跟車隊輪車是某個國內一些比賽成績在top的車手在分享訓練時也有提到的

2.講那麼多,所以你是職業車隊嗎?不然你講的那些是有多大絕對必要? lol

3.高手在帶,硬跟操爆自己,這種練法或許可變強,但如同我上面重編輯的,我更認同累積有氧能力

4.39T/23T是因為我去測功率騎好玩的,也沒報名也沒壓力。

5.爬短丘陵又怎樣,台南沒大山啊,我以前在台北"平溪+北海岸+北宜"、"台北/羅馬公路來回"、"風櫃嘴+陽金"騎到像家常便飯,實力也沒比目前強

6.請問一下你西進武嶺騎多久? 假如39T/23T給你踩你認為你要騎多久?

我是假日騎士、沒車隊指導、只騎騎短丘陵的肉腳,別電我耶
beebochi wrote:
車隊也要看跟什麼車隊...(恕刪)

真脆瓜 wrote:
補給你參考參考就好,像我武嶺盃,喝一堆水,但完全沒吃補給品...(恕刪)


騎4個半小時山路,只喝水,完全不補給,這也太厲害了!!
我武嶺盃3:17。當時是用標準盤,11-28...東進絕對換CT盤...
跟競賽車隊團練對我很有幫助,除了集團觀念,重要的是強度和比較。
團練視同小比賽,團練時看到自己的缺點、討論練習的方法,平日再來練習。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所以說我很生氣呀~
補給狀況是出發時帶2瓶水..一包營養口糧,就這樣..
我不習慣吃能量包..

車子是 2009 TCR1 原廠沒改

我是30幾歲的歐巴桑.....(恕刪)


原來是女生, 170cm/47kg 身材很好啊, 已經是麻豆等級的身材了, 也很適合練爬坡.

一些高手神人建議的有點太複雜了, 小弟簡單建議如下 :

- 訓練

以您最常練的 三峽=>復興, 可再加碼 復興=>東眼山, 並以此路線作為基礎勤加練習.

每隔一段時候測驗時間, 看看自己成績進步多少 ? 並且依照進步情況挑戰其他更難更長的爬坡路線.

- 補給

爬坡訓練是長距離(長時間)的有氧運動, 認真練都會流許多汗, 除了水分之外, 適時適量補充電解質也是必須的, 運動飲料 or 香蕉都是很好的食物.

依樓主的身高/體重來判斷, 屬於瘦高體型體脂率應該蠻低的, 爬坡訓練過程食物(熱量)補充就非常重要. 小弟不懂長篇大論的學理. 但簡單的說, 訓練過程要少量多餐進食補充熱量, 不要等到空腹有飢餓感再吃.

在飢餓感同時進行長時間有氧耐力運動, 身體的生理現象會反饋尋找熱量來源. 人體可用熱量來源不外乎蛋白質, 醣類, 脂肪三種成分, 其中又以蛋白質轉換最快速.

因此身體會開始分解肌纖維來取得蛋白質, 又以橫紋肌(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受到的傷害最大, 好不容易練出來的肌纖維都被分解掉了, 傷害輕者會越騎越沒力, 傷害重者需要花很多時間修補和復原, 等於砍掉重練 ~~

建議練車中途找超商的點適時補給, 營養口糧可隨身攜帶當作應急補充食物.

- 心理素質

練爬坡需要耐心和意志, 同時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練得太急太猛受傷更划不來.

PS : 30 幾歲應該算是熟女, 自稱歐巴桑太客氣了. 加油唷 ....

我也很認同妳的補給有問題,口糧太乾了又太難吞嚥
外面賣的糖膠太貴,一包80元又只有80大卡
仕力架巧克力雖然很多車友推薦,但我心跳快的時候吞嚥會卡在喉嚨下不去,更喘不過來
所以我非常建議吃義美小羊羹(桂圓口味的一顆10元150大卡,便宜好吞又無地溝油),怒買一箱來放

武嶺一趟下來:我吃掉2根香蕉/3顆羊羹/2顆黑糖角/2罐700ml寶礦力加水
每半小時補給一次,千萬不能等餓的時候再吃

我所知道一些神人的訓練菜單

8月份武嶺40歲組冠軍:每天爬坡1小時

林寰澤:每天早上5點騎到8點

馮俊凱:每日200k,包含梨山山路
馮的菜單應該可以純粹參考

沒幾個人吞得下去 而且得上班
歐巴桑大哥謙虛了,您也是神人級的,透露一下你每日的菜單吧~
大家的生活習慣不同

能/願意付出的時間也有差異

obasoun wrote:
大家的生活習慣不同

能/願意付出的時間也有差異

這就是重點所在了..
除了這點還有一樣....家人支持度..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