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ZO S6 Ego 跟 TCR Advanced 2-KOM 選擇 (已訂車

0800756756 wrote:
2019、2020年(恕刪)

大概是設計不良換掉了吧
有聽說之前一些ADV頭管
止線座上那段的外管常常爆掉開花的
TONY1978 wrote:
其實 即使是小牌全碳(恕刪)

車子不是只有重量的因素啊,前叉剛性和五通剛性和傳動側剛性都很重要,最近還流行爬坡車空力優化,大廠因為要上賽場,車架會不斷進步,你看那些4,5線廠的管材形狀,我看了只覺得尷尬,跟十年前的車差不多,賣得便宜也很合理
人家捷安特都自己織碳纖布了,這些小廠還在整天T700,T800的騙新手,連全車只有5%T800的成份,也在那邊玩文字遊戲說這台車是T800碳布做的.
handup wrote:
車子不是只有重量的因(恕刪)




單車並非輕就好沒錯 但也沒道理花5萬買台快9kg的車吧

事實上大廠車架都可以壓在900克

小廠大概還要1000-1050克 也佔不到便宜

碳纖維材質材料特性就是這樣 一般二級碳都差不多

大部分人騎不出成績差異的 反而是舒適度差異最大

所以五通鋼性加強對普羅大眾只是廣告噱頭

單車三四年一大改款 每次改都說哪裡增加30%鋼性 哪裡少30%重量

試想反推15年前 鋼性難到就跟紙糊一樣嗎 不可能吧

所以買小牌沒問題 不要莫名奇妙買雜牌就好


不過輕的車別亂騎 胃口養壞就回不去了
Almaorzcc wrote:
這顏色也是大方 好看(恕刪)


以hasa這台而言 我是很喜歡他的設定

不會為了追求藏線 或是跟風搞一堆麻煩死的設計 零件也不搞特規

更換sram超壓縮大盤 飛輪縮小 還不換輪組前提就可以進7kg了

一度差點買下去 無奈車太多了才放棄
robbert99 wrote:
1.車架幾何
尺寸M、ML(TCR)
尺寸M、L(S6 Ego)
兩台幾何幾乎相同,
兩台都主打五通強度加強,
因為沒騎過所以無從比較起。


那天看錯了S6 Ego的幾何


把尺寸K看成了stack,

stack應該是K+I才對,

如果官網沒標錯的話,

S6 Ego會比TCR,不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