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7361 wrote:我知道你是碟煞派的但(恕刪) rice大是用管胎,重量輕而且不怕燒框,用c夾沒什麼大問題。但對一般使用開口胎的車友來說,下坡燒框是個嚴重而且事涉安全性的問題,單只用碳輪這個理由,就該選碟煞了。
A4108 wrote:夾具有異音,我都會把碟煞來令片及碟片用去漬油清潔,如果無效,也可以調整固定夾具的相對位置(牽去車店,技師也是作相同的動作),如果還是無效,沒關兮,就把車子牽去車店,交給技師處理吧。 (決定來支持一下圈煞!! )碟煞車夾具的異音伴隨高框碳輪的共鳴 尤其遇水真的會大聲!用酒精擦一下碟盤以及清潔一下來令片上的油漬即可解決,但 DIY白癡如我,這麼難的事情還是得牽回車行處理。如果是圈煞就沒這個問題...
june-sue wrote:機車為什麼要有abs(恕刪) c夾跟碟煞各有利弊,c夾能成為主流那麼久,包括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經濟、妥善率佳、好保養等,相較於碟煞這個系統的好處很多。但用鎖死摔車危險這個理由攻擊碟煞,老實講就真的太超過了,c夾有那麼多優點卻還是逐漸被取代,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碟煞手感好、效率高,使用上比c夾直覺而且對新手更安全及友善。公路車碟煞就算再怎麼危險,他也還是比c夾更安全。公路車急煞會打滑摔車,主要的原因不是出在煞車制動力差異,而是胎寬窄抓地力不足,只要急煞下當車子的慣性超過輪胎的抓地力時就會打滑摔車。而就制動力來說,碟煞跟c夾其實是沒太大差異,二者急按一樣都會打滑摔車,並沒有碟煞比c夾更容易鎖死這種說法。反而是碟煞因為效率高,制動力線性佳且一致不會受天候環境影響,按多大力就有多少煞車力道,新手使用起來其實更安全,更不易因操作錯誤而鎖死打滑。但c夾的制動力是淺按沒什麼感覺,但過了一個力道以後會突然湧出,對於熟悉c夾性能的老手來說這可能不是什麼問題,但對不熟悉的新手來說,這樣的特性在緊急狀況下,很容易因一時按不到煞車緊張,接著急按就直接鎖死打滑摔車了,反而更危險。至於用機車碟煞沒ABS鎖死摔車來類比公路車碟煞不安全其實有2個問題。其一是機車的ABS主要作用是避免鎖死維持抓地力以縮短煞車距離,當你速度合理的時候,ABS確實有避免鎖死摔車的效果;但當cc數大重量過高、速度過快時急煞前輪,即使有ABS急煞一樣會鎖死蓋棉被,機車碟煞就算有ABS也不能完全避免鎖死摔車。其二是機車跟公路車不一樣,相對於體重60-80公斤左右的一般騎士來說,125cc的機車重量就已經破百公斤了,黃牌跟紅牌更是好幾百公斤重,騎機車的時速隨便也5、60公里,黃紅牌更是動輒破百公里,在這樣的速度跟重量下,那台機車累積的慣性是很可觀的,急煞前輪鎖死騎士的體重根本壓不住一定會被座下的機車掀翻。問題是公路車的重量多半在10公斤以內,騎乘速度即使在下坡時速能超過60也算非常快了,這種狀況下即使急煞鎖死,公路車累積的慣性根本不足以掀翻壓在上面騎士的體重。輪胎鎖死頂多是像單速車skid一樣會左右晃動,但不至於翻車。公路車會翻車其實跟煞車和輪胎鎖死沒什麼關係,而是發生在下坡時重心移轉錯誤,越過前輪軸線自己翻車,跟車子到底是c夾或碟煞完全無關,更沒有碟煞比c夾容易翻車的道理。因此,要攻擊碟煞可以,他確實更貴、更重、更複雜也更需要保養、更容易故障;但就使用效率、手感及安全性來說,這些其實都是碟煞的主要優勢,不要再用碟煞不安全來幫c夾講話,這反而是在突顯c夾的劣勢。
JW75 wrote:c夾跟碟煞各有利弊,c(恕刪) 說得很好喔,五分奉上!補充一下,不像各位前輩我接觸的車比較少,但我發現不同碟煞車的手感可能會差很多,而不同C夾車的煞車力道差距較小,之前借一個很少運動的女生騎碟煞電輔,我已經再三提醒這台煞車很利,但遇到個小狀況她一緊張還是左手拉死,就在我面前起飛出去,而且速度應該才25左右吧,如果換作是C夾我想她應該不至於飛起來吧?!當然我覺得這是個案問題,不過 如果真的是那種極少數超缺乏運動細胞,反應也很遲緩的人,也許C夾車相對安全點,若是騎碟煞車一定要先習慣煞車力道。重機的煞車我可以分享一下,除了ABS之外,一些車款像我那台BMW還配有前後輪煞車連動,就是車子會計算前後輪的煞車力道,給予更好的制動性也確保不會蓋棉被,車子還配有電子循跡防滑,防孤輪循跡控制,其實故意想讓車子打滑也不容易。歐系重機有比較多的電子安全配備,一台摩托車200匹馬力極速可破300公里,剎車制動系統肯定不能含糊,只要不是撞到東西,或是過彎操作不當而打滑外拋等,正常情況即便速度再快我是沒看過會煞不住或者飛出去的。當然這些電子配備也是用錢換來的,不是每台重機都有,想玩重機的可別隨便買台爛車就去嘗試。
我一直搞不明白 為何大家都拿碟剎力道大來舉例確實碟剎力道是大沒錯 但誰敢前後輪100%壓下去比較起來c煞更容易鎖死 應該說c煞在鎖死跟非鎖死之間比較不好抓碟剎要使用到鎖死 那要神經很大條若純粹運動健身碟剎c煞手感差異一點都不重要 反正三級以上效能都夠用 人體很快就適應了而碟剎必然存在的理由其實是要成就寬胎時代換句話說 碟剎是寬胎的副產品如果對寬胎沒有愛 就不一定要碟煞了如果還是要硬碰硬比較手感 當然碟煞贏沒錯但可以去看看yt訪問庶人kom范永奕他有說到 煞車手感不好 不一定是煞車錯 其實握力也是要鍛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