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公路車改橢圓盤有必要嗎?

我覺得沒必要改,我也有個舊式52-42橢圓盤
踩起來心理作用有,但我無法跟你說實際上差多少

橢圓盤設計是為了加速通過踩踏死點
其實你只要有上卡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問題
就算不上卡也可以利用腳掌推踩拉的技巧解決

而橢圓盤的施力有其明顯缺點
不平均的施力會讓你的肌肉以及關節需要做出額外的回應
這不只會影響你騎乘穩定性 (可能出現擺動跟彈跳)
還會消耗額外能量,甚至增加肌肉以及關節的疲勞性
我猜想應該是Shimano Biopace吧,他的長短軸剛好是跟現在的設計完全相反…

而且人的腳本來就不是生來作畫圓運動的,為什麼圓形會是最好的形狀,
更應該說大盤是圓的純粹跟加工容易有關,這是對人的最佳解?

我覺得沒必要這麼快下結論。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我猜想應該是Shim...(恕刪)

你有點誤會橢圓盤設計的用意,以及實際操作的方式

其實不管用什麼盤
由於曲柄位置固定的關係,所以踩踏的方式一定是正圓
橢圓盤是藉由改變盤面分配的齒數,來製造區柄在不同位置可以做出不同的施力程度
把圓盤一致性的施加力道改變成輕-重-輕-重,而輕的那一端就是恰巧準備通過死點的那一端
所以在踩踏的時候可以輕盈並快速的通過死點
想請問一下 Ridea 齒盤

我本來是 50T 大盤,換上 50+-1.5 的,前變高度需要調整嗎?
他們家的東西有沒有安裝說明書可以看?

踩踏時,後變前後晃動的幅度大不大?(如有影片更好 XD)

以同一種規格而言 (例如 50-35,+-1.5,for Shimano),齒片有分等級嗎,還是就一種?

謝謝。
怨念聚合體 wrote:
你有點誤會橢圓盤設計...(恕刪)


Rotor最早的設計(RS-4)的確是為了實現無上死點的想法
(話說這東西現在還有生產,只是不能用在UCI的比賽中)
為了讓一般曲柄能夠有接近的效果才有現在的橢圓盤。

另外安裝任何的橢圓盤都需要調整前變,畢竟長短軸有變化。
我猜想CT應該要調整到標準盤的高度,標準盤則會是56T的高度。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調整的高度要看該橢圓盤的妥率,如果是正負1.5T的以我的經驗是幾乎不用調前變高度,但實際還是以長軸方向與前變的距離為主來決定需要調整的量。
Lionlin wrote:
Rotor最早的設計...(恕刪)
Stallings wrote:
想請問一下 Ridea...(恕刪)
另外還有一點我真的很好奇
為什麼他的上鏈點是 7 個啊?為什麼是奇數?
百思不得其解
怨念聚合體 wrote:
把圓盤一致性的施加力道改變成輕-重-輕-重,而輕的那一端就是恰巧準備通過死點的那一端
所以在踩踏的時候可以輕盈並快速的通過死點


不是吧
死點是人體結構所形成的
大致跟屁股到腳踝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線上離屁股最遠跟最近的兩個點為踩踏死點

因為這兩點不易施力,所以才叫死點
所以圓盤踩起來才是輕>重>輕>重
哪有什麼一致性的施加力道?? 人體又不是靠齒輪馬達綁皮帶來驅動大盤,能一致才有鬼

早期SHIMANO的Biopace橢圓盤是利用死點的特性
把輕的更輕,能施力的地方再加重
就是放大死點的特徵
所以騎起來的感覺是輕>更重>輕>更重

這是徹底擁抱死點的做法,但事實證明這樣除了增加膝蓋負擔外,沒有其他的好處 (練腿力盤??)
你手上的老橢圓盤應該就符合這種特徵,踩快一點身體還會跳動

而現今的橢圓盤(或者說不對稱盤)走的路線完全相反
設計的原理已經棄擁抱轉為對抗,目的改為消除死點,消不掉就模糊它
所以踩起來就不會像圓盤那麼明顯的輕>重>輕>重,而是中>稍重>中>稍重

也因為不再輕重輕重,所以有些人覺得畫圓變好畫了、轉速提高時身體跳動感也變低了
但是提前榨乾腳力的代價也會出現,不過這很正常,天下沒不勞而穫這種好事

從前因為遷就圓盤死點明顯的特性,騎士除了練心肺和肌力外,還得花時間精神去練習踩踏技巧
現在有了死點模糊的橢圓盤,對於踩踏技巧的需求門檻就降低了,可專注練習心肺和肌力
這就是器材的進步

既然你資歷深,有幸踩過輕重輕重的古老橢圓盤,何不嚐試新一代完全不同的橢圓盤呢??
若不想試也沒關係,最起碼不要再把兩種方向完全不同的設計混在一起批評了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懇請各位大大建議一下

小弟針對現在的狀況

中變是SRAM的APEX系統 大盤也是APEX系統的

但和 喜馬路 系統比起來上鍊順暢度感筧差很多

若我僅把大盤換成橢圓盤,是不是狀況會改善???????????????
Stallings wrote:
..我本來是 50T 大盤,換上 50+-1.5 的,前變高度需要調整嗎?
他們家的東西有沒有安裝說明書可以看?...(恕刪)

店家幫我的前變"拉高一點"


推薦永和 捷世樂店長小陳,他真是SRAM前變專家..現在整台車超順的
換了RIDEA橢圓盤也一起解決FORCE上下大盤效率的問題
真是一舉兩得~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