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念聚合體 wrote:
把圓盤一致性的施加力道改變成輕-重-輕-重,而輕的那一端就是恰巧準備通過死點的那一端
所以在踩踏的時候可以輕盈並快速的通過死點
不是吧
死點是人體結構所形成的
大致跟屁股到腳踝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線上離屁股最遠跟最近的兩個點為踩踏死點
因為這兩點不易施力,所以才叫死點
所以圓盤踩起來才是輕>重>輕>重
哪有什麼一致性的施加力道?? 人體又不是靠齒輪馬達綁皮帶來驅動大盤,能一致才有鬼
早期SHIMANO的Biopace橢圓盤是利用死點的特性
把輕的更輕,能施力的地方再加重
就是放大死點的特徵
所以騎起來的感覺是輕>更重>輕>更重
這是徹底擁抱死點的做法,但事實證明這樣除了增加膝蓋負擔外,沒有其他的好處 (練腿力盤??)
你手上的老橢圓盤應該就符合這種特徵,踩快一點身體還會跳動
而現今的橢圓盤(或者說不對稱盤)走的路線完全相反
設計的原理已經棄擁抱轉為對抗,目的改為消除死點,消不掉就模糊它
所以踩起來就不會像圓盤那麼明顯的輕>重>輕>重,而是中>稍重>中>稍重
也因為不再輕重輕重,所以有些人覺得畫圓變好畫了、轉速提高時身體跳動感也變低了
但是提前榨乾腳力的代價也會出現,不過這很正常,天下沒不勞而穫這種好事
從前因為遷就圓盤死點明顯的特性,騎士除了練心肺和肌力外,還得花時間精神去練習踩踏技巧
現在有了死點模糊的橢圓盤,對於踩踏技巧的需求門檻就降低了,可專注練習心肺和肌力
這就是器材的進步
既然你資歷深,有幸踩過輕重輕重的古老橢圓盤,何不嚐試新一代完全不同的橢圓盤呢??
若不想試也沒關係,最起碼不要再把兩種方向完全不同的設計混在一起批評了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