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一些相關問題請教一下

順便請問個問題!
我今天收到輪胎了
從原本要買緯哥推薦的馬牌改成
倍耐力的Zero
車店老闆說馬牌耐磨、倍耐力比較Q彈

因為我後輪側邊也有兩個破洞(都是壓到石頭破的)
所以我後輪也打算換掉
可是當我拆開輪胎後發現⋯
內胎上面寫 700 x 23C耶
我現在買的外胎是25C
這樣是不是內胎也沒用了呢?
孤單滑鼠 wrote:
感謝Monte大提供...(恕刪)


機械式的 使用完畢要把扭力歸0

基本上依一般人的使用量

不大會跑掉

就算有些微的落差

也可以忽略
內胎的尺寸通常有個範圍,絕大部分可裝23C的應該也可裝25C. 你如果不放心那就另外買內胎吧!

至於誤差, 一般而言機械扳手使用5000次可能會有1.5%的誤差, 使用10000次大概會有3%的誤差. 這基本上都是對職業機械師來說才需要考慮的, 我敢保證你如果用5000次,該檢查的不是扳手, 而是你的手關節!

而且就算一個誤差很大的扭力扳手,即使有10%的誤差也強過你用手去盲轉而完全不知道磅數的情況! 另外,你完全相信車行的扳手給你轉的扭力完全是矯正正確的嗎? 你如果相信他們,為何不相信你自己買的扳手? (只要不是廉價的). 而且車子用久了螺絲扭力多少也會稍微跑掉, 每年自己重新用扭力扳手重新轉緊都是個好事.

最後, 別忘了分享不用挖胎棒就能把新胎裝上去的經驗喔!
孤單滑鼠 wrote:
可是沒有中文地圖還有維修保固服務讓我很難抉擇呢
(恕刪)

地圖的地名如果是買日版
或那兩個朋友台灣某拍賣上買的是有中文的
我的美版才會變成亂碼
我的保固的確比較麻煩
反正我的也經過保,沒壞就算賺到
朋友買的那個店家說會負責保固

我自己對水貨保固看的很開
反正壞了就算了
因為通常壞之前我就換別的玩了

最近迷上google assistant
美國亞馬遜也買了一堆
智慧開關、插座開箱,連動nest mini(2月26日新增levono smart clock)

孤單滑鼠 wrote:
緯哥⋯洗車才是最單純(恕刪)

我之前洗車都是在浴室
把家裡搞的好髒
後來都是直接去加油站的洗車區
10元泡沫
10元高壓水注
10元氣槍
方便又簡單
(尤其是卡鉗跟碟盤噴完超乾淨)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說高壓水注傷車尤其是培林

我自己的看法是
一來爛車不怕搞
二來車子在已經組裝之下
你要噴到培林壞掉我是覺得不太可能

且退一萬步來說
我的頭碗培林加bb材料錢還不到1000
輪組培林換個2000的就已經比原廠的好很多了
這些東西在被我噴壞前
自己都不知換幾組去了

23c內胎裝25c外胎應該是不會有問題
但是如果心裡感覺怪或是有強迫症
也可以一併換掉
因為我之前有三種不同的框高輪組在騎
所以一大堆換下來的各長度氣嘴28c內胎
現在用了高框32c內胎
那些現在都堆在一邊
是好的又捨不得丟
孤單滑鼠 wrote:
真的⋯破胎與否真的看(恕刪)

補充一個資料,Shimano有公開旗下零件的組裝手冊,對DIY而言是很重要的資料,鍊條長度如何才合適也有說明,可以在以下連結取得(可惜中文似乎就只有簡體):

https://si.shimano.com/pdfs/dm/DM-GN0001-23-CHI.pdf

有了這個文件,只要你用Shimano系統+零件+工具齊全,自己組裝車子也不會很難。

另外,內胎通常有寫可以對應到多寬的外胎,仔細將內胎看一圈吧,23對應到25的可能性挺高的。
孤單滑鼠 wrote:
順便請問個問題!我今(恕刪)

一般23C 內胎可以裝25C甚至28C 外胎,可以查一下內胎規格
內胎有些範圍很廣
有些範圍很小
不一定
我把家裡有的拍了幾張照片







孤單滑鼠 wrote:
Bala大好久不見.(恕刪)


抽車使用的肌群不完全與坐著踩踏相同,而且由於支撐點少了坐墊這個點,所以狀況完全不一樣
所以抽車也是要練的

熱身很重要,身體沒熱太容易運動傷害,所以建議熱身。也千萬不要用抽車或重踩來熱身,一定會出問題。
70~100 km 抽筋很正常阿,因為騎這麼久應該會排汗,流汗一定會喝水,水喝多又一直排汗後電解質就會失衡;當然就會抽筋阿 XD。
建議下次帶鹽糖出門吧,最少二灌水配一個鹽糖,如果覺得快抽筋,吃鹽糖就對了。
不然就是衝去超商買香蕉吃,效果也不錯。

基本上就直接換成11-34 用個幾趟試試看,如果很執著於綿密齒比的順暢,在考慮平路換回11-28 吧

抽車技巧與注意事項大概下面的video 都有充分說明了
一路看下去就對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Txj0_pBx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krnNr39d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HOAi-wUH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zsxGAeh6o
kulo0902 wrote:
機械式的 使用完畢要(恕刪)


那這樣確實可以考慮買了
不然有一點我先前沒有說
就是一班外面再賣的扭力板手沒有涵蓋很大的範圍
比如鎖大盤好像是40牛頓所坐墊是6牛頓
可是小扭力板手可能是0~20但是要大一點的就可能20~100
我的是比如...實際數字我不大記得了
只是我當初去網路找的時候並沒有一隻扭力板手可以通用整台腳踏車的
所以可以買個機械式的來鎖坐墊頭管之類的
大扭力的再買一隻扭力板手
Monte920 wrote:
內胎的尺寸通常有個範(恕刪)


我後來才發現...我新買的內胎車店老闆也是寄23C的給我
我索性就不換了舊的繼續用好了
雖然老闆是建議我新內胎會比舊內胎還要不容易漏氣
但是身為下港人...還是覺得有點可惜啊

扭力板手原來要用這麼多次才會產生誤差啊
因為網路上只有說會有誤差問題
並沒有說使用次數問題呢
這樣確實買一隻回來要用的時候也有
只是目前還不知道有什麼牌子良率比較好比較精準的

我輪胎都裝完啦~~
來不及拍照說明步驟耶
其實真的不難...也不會出道太多力氣
我簡單說一下好了
首先把氣放掉...然後把輪胎拆掉...在裝新胎上去...然後灌飽氣...(打完收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