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念聚合體 wrote:
好吧....平把版本名稱是FASTROAD

還好吧咧
又不是同車架只有換把
明明設計還是有些許不一樣
他就是兩個不同車係

如果一樣就會像Defy不管平把彎把都是叫Defy

看錯講錯就講錯
怨念聚合體 wrote:
車重10公斤出頭,這麼重...
(恕刪)

我又沒有要比賽
車重有什麼差

你嫌我車重
我還沒說你車比我輕還騎的慢咧

我要輕,我就不會故意去換重的大面積踏板
(我現在換的,還比上一次用的大面積踏板更重)
我要輕,當初也不會從dt swiss rr21換成重的slr1 42/65
騎車不是只有考慮重量

當初換板輪
助航站還破自己pr

安全最重要 去年環島 一位車友後輪急煞 正個往前翻滾 另一位車友碰到大石頭 人飛出去 安全帽裂開(還好都沒事) 昨日自己下坡時 後輪也差點鎖死(先左右擺動) 還是注意安全最重要
小緯0510 wrote:
還好吧咧又不是同車架(恕刪)

這個我確實說錯了
不過因此查到我在2018年的一篇討論
你買的這台FASTROAD,很不巧搭上了G牌把越野車架用在正統公路車上的黑歷史
這個黑歷史的肇因正是ANYROAD的停產
本來我昨天有寫出來,就是上篇,後來還是刪了
因為在這件事情上G牌還是有三分道理
詳情就留給你自己發掘好了
提示已很清楚,算是對你的致歉
怨念聚合體 wrote:
詳情就留給你自己發掘好了
(恕刪)

我沒你這麼無聊耶

我騎車很簡單
安全開心就好
其他的不怎麼在乎
羨慕,這個時間真的很快.....,小弟連爬觀音山都還要23-25分鐘,不知道是不是30飛輪的關系,想說換34T的不知道能不能進步。
小緯0510 wrote:
還好吧咧
又不是同車...(恕刪)
lx0522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30飛輪的關系
(恕刪)

你用30騎觀音山的均踏頻是多少,心跳多少

我想問一下
我引言在私訊那邊從來都沒有打過勾
這樣你有收到私訊嗎

會不會是點回覆後引言
跟直接點引言系統判定不同

我很擔心我引言系統會亂寄私訊
謝謝
沒事
不管是公路車還是甚麼車
下坡急煞時,重心在前
挪移身體重心往後可以增加後輪下壓力,減少打滑的現象
平路急殺,當然也可以運用這個道理

自行車的人車重與胎寬
導致輪胎所獲得的下壓力不是那麼夠
急煞造成打滑是個不可避免的現象
偏擺哪一邊都有可能
個人沒在分前後煞車的比例
我的C夾性能不太好,所以一律雙手煞車
重點放在行車路線與重心之上
很多時候問題在遇到危急能不能像反射動作做出來
如果你不分危急不危急,而總是保持一樣的警覺性
狀況就會比較少一點
所以行車路線要預留適當的反應空間
職業選手看似帥氣高速下滑
但是被逼到極限時,也會凸槌噴到山下

了解問題.面對問題,處理問題
講這些應該就夠了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小緯0510 wrote:
你用30騎觀音山的均...(恕刪)

最近騎觀音山的平均踏頻為73-75。平均心跳為164-168。最大踏平為113,最大心跳為189。
之前我是用40高34t輪組,目前是使用50高30t輪組。平均功率為180-190w

剛看了一下,沒有收到私人訊息。
急煞容易摔車,四輪是翻車,這都是慣性原理。所以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設計及前後輪煞車連動裝置,但是自行車沒有此裝置。

下坡、轉彎、高速行駛最危險,因為離心力與速度平方成正比。當騎乘急煞時,依能量不滅定律,原有車輛行駛動能必然要做轉移。

轉彎時車身有傾斜角度,目的是讓離心力、重力及垂直力維持平衡。

物理學上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與摩擦係數及承載重量有關。一般稱「抓地力」是指輪胎與介質(石頭、水…等)的關係,與摩擦力不同,容易混淆。凹凸輪胎在石頭路面,可以增加抓地力。

高級的公路車重量輕,整車的重心在人的肚臍上,但是趴騎關係有些力量分佈在手把,尤其是下坡,重量壓在前輪更容易前翻。

四輪汽車在高速行駛時急煞,容易造成汽車不是直線行駛及翻車,所以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自行車高速急煞時可能側翻或前翻,沒有 ABS 及 兩輪車的前後輪煞車連動系統,要特別小心騎乘。
DAVIDC2924 wrote:
急煞容易摔車,四輪是(恕刪)

所以歐盟這幾年興起彎道小三, 尤其機車衝量大更需双前輪制動, 自行車則兼做cargo裝載客貨, 舊城山城有許多石板路,就算無ABS也比老二安全許多


買菜車小紅越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