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鐵計時車的騎乘( 碳纖維短鼻墊完成瘋六百長距離騎乘)

唉...我在想..

如果你能多點集思廣益,把你的那份堅持、毅力用於改善單車其他方面的性能..

研發有用/好用的部件幫助廣大的車友,那該有多好
自由輕鬆的活著

asusk8n wrote:
小弟資歷尚淺, Ca...(恕刪)


秀一下您的戰駒坐騎提供一下您的騎乘...
分享一下您的休息把使用心得...
更能造福路過的車友...
這會是更棒的選項...
您說呢?
對於休息把的型式...
找到之前在阿里山會師路程中握休息把的照片...
騎的是捷安特TCR AERO3 趴的比較高...

休息把前方上翹兩根握桿分開...
忘了塞在那裡了...

再翻箱找出前方三角形握桿連在一起的休息把秀一下...

前方三角形上翹...

以上兩種虎口一般都是向上...
握起來手腕比較容易順勢...

與直把握持的方式有所不同...
直把握起來虎口向前...


CaseyChao wrote:
對於休息把的型式.....(恕刪)


你可以試試這種的........

可以握直把部位...

也可以握上升部位.....




大天空 wrote:
你可以試試這種的.....(恕刪)


感謝您提供資訊圖片...
這休息把(小休息把)...
握桿的前端(長度)一般不超過煞變把前方...
握在前端時手肘會後退蠻多的...

依我目前的車架尺寸及柔軟度來說...
比較適合手肘略前的位置剛好在手肘支撐位...
握把長度約在30CM長(上把中心到頂端)...

CaseyChao wrote:
感謝您提供資訊圖片....(恕刪)


這是依我的體型...裁過之後的長度....

直把可獨立調整前後位置....我裁掉60mm

上升部分我也裁掉60mm........


你是三鐵車架,所以手肘處可以為接觸點....

一般公路車架大部分是手肘與手腕中間處為接觸點....

大天空 wrote:
這是依我的體型......(恕刪)


了解...

最近花一點時間...
想找出直休息把最輕鬆的握持方式...
唉. 休息把這個名字根本就取的不好, 因為把手在這個把位根本就不能 "休息.“ 要休息的話就是握在煞變把上方, 或是直把的地方, 或是你裝整套的aerobar就是在煞車的部份. 你握 "aero extension"的把位是為了讓背越平越好以求低風阻, 是很 aggressive的姿勢. 妳如果核心肌群不夠強的話一下就酸了, 怎麼會休息的到呢?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jessechao wrote:
唉. 休息把這個名字...(恕刪)


依我的騎乘感覺比較累的時候...
不會是姿勢上所產生...

以同樣條件的我...
一般趴的落差在13cm~16cm...
13cm可以趴的時間長且順...
16cm趴久時肩頸會比較僵硬...

同樣的這個條件一般只有在一個範圍內會趴不下去...
那就是回程時如果處於能量用盡又沒有補充時...
那連趴都趴不下去...
怎麼騎握那個把位都覺得吃力...
用一點時間修改調整...
讓休息把手肘位略呈水平...
由側邊形狀看握桿是直的往上翹...

依這樣的調整幾本上是改變手腕與手肘的落差...
初步體驗結果有加分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