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樓充滿了許多偏見的發言我根本不想回了看來有時候騎車越久抱有的偏差見解就越深...跟他吵真的沒用還會模糊焦點模糊焦點的言論又是自己的偏見根本不清楚事實為何youngmth wrote:不過我想起一個人,他從水平換成壓縮車架,他說有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抽車左右搖擺的時候壓縮車架比較不會撞到膝蓋. 他抽車很猛,左右搖擺幅度很大,所以對他有差. 和我的見解不同其實抽車搖擺幅度不應太大吧...而會有這種見解是因為他從一台短頭管的水平車架換成一台頭管也很短的壓縮車架一台水平車架和一台壓縮車架如果要有一樣的跨點高度那麼壓縮車架非得有相對的長頭管和短立管不可了在這前提下反而壓縮車架上管前半段的高度要比水平來的高了而且我真的很無法想像抽車去膝蓋碰上管我都是膝蓋內側和前叉頭偶爾kiss當然 只要用龍頭大角度上揚的方式安裝再把前叉切掉就好了但是首先我覺得偶而kiss反而可以提醒我搖擺太大了其二 我覺得大角度龍頭上揚很醜其三 如果安裝成近似的角度, 其實大角度龍頭+龍頭/前叉鎖點降低這種, 反而是讓操縱性變銳 了 我喜歡悠閒騎, 龍頭前叉鎖點高還有增加震波抵銷性的好處 不過前者作法優點是輕量(切掉的話)和減少能量消耗重新陳述一遍"一台水平車架和一台壓縮車架如果要有一樣的跨點高度那麼壓縮車架非得有相對的長頭管和短立管不可了在這前提下反而壓縮車架上管前半段的高度要比水平來的高了"這表示我在上管和下管中間掛的三角包更接近我的手了
亂買單車 wrote:完全看不懂你要表達什...(恕刪) 廠牌官網上的宣傳文字看看就好,搬出一堆數據和模稜兩可的說法來吹捧及神化,是行銷部門的一貫手法,如果照單全收未免就太天真了...一句老話,車架的剛性、舒適度、操控性、重量等等,和水平或壓縮設計沒有絕對的關係,那些光看幾何圖就能鐵口直斷某某車架是什麼特性的人,只能說是嘴砲達人。說壓縮車架一定如何如何,就像說歐美人跑步一定比東方人快一樣,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說法
givemelightbike wrote:廠牌官網上的宣傳文字...(恕刪) 對每一家車廠的官網都是一堆吹噓文字...這就是行銷,難道在官網上寫上自己的缺點嗎?但針對壓縮來攻擊未免太失焦...又沒有人強迫誰只能買彎把登山車市場機制決定一切呀
張智盛 wrote:因為giant的車架...(恕刪) 基本上我喜歡壓縮車架...同樣條件下基本上前後三角會比較小一些些...踩踏剛性比較好一些些...坐管外露長度比較協調...連帶整體車架型比較順...我的壓縮鋼管車架坐騎...一般計時車頭管比較低...以同樣坐管外露長度...相對上管會比較接近水平...以抽車來看...平路抽車紅燈起步衝刺...山路陡坡不降檔位抽車...這兩者之間人與車架的相對角度...基本上是不同的...並不一定是同樣條件...在同樣拉把的狀態下...於平路起步衝刺加速抽車...或上坡抽車...壓縮車架的影響為何?騎過大壓縮登山車架就很容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