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K wrote:
The chain stay of the CAAD10 SRAM Rival Disc is specifically shaped to accommodate the rear disc caliper
所以 CAAD10 後下叉有特別的設計. 看起來腫腫的
這也是不錯的 idea. 不知是否只能用 SRAM 的液壓碟煞 ?


左後下叉那邊不改應該是不行。
CAAD10 的 SAVE 設計,是寬扁到接近後輪軸的地方轉為高窄,
用這樣的設計來換得舒適性。
如果只是單純加碟煞鎖座,在縱向上可能會承受不了碟煞造成的強大扭力。
cannondale 有在單賣車架,我的 CAAD10 就是單買車架自組的。
根據這個來猜,應該不會只能使用 SRAM 的液壓碟。
走內線,只要管線穿得進去,應該機械碟也能用。
ETK wrote:
http://www...(恕刪)


理論上是後三角是需要特別加強以應付碟煞的扭力
通常後差太短 碟煞卡鉗會很不好塞 除非設計在外側 (聽說高級車都在內側)




如果設計在內側 後上差會往後多凸出一些再彎回來
才塞的下卡鉗鎖點和卡鉗本身
SHIMANO/SRAM TRP機械碟 等比較小顆可以塞
一些比較大顆的東西就會有塞不進去的問題

IMG_4207 by deanet, on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設計在內部應該還有一個原因是「輕量」。

因為要有那個POST mount,為了要承受煞車的力道,
在外側的話,大概就是要很大的後勾爪(重),
或是加強後上叉(重)。

加上現在後上叉為了路感大家又是能削減就削減,
把POST mount放在後下叉會是比較經濟的作法之一,
缺點是安裝調整會比較麻煩一點。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設計在內部應該還有一...(恕刪)


indeed, 後上叉的確是越做越細
目前看到應該是cyclocross把mount放在上叉的居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ohgami wrote:
Hello 各位先進...(恕刪)

我的芭迪是SPEED ONE RTT8D鋼管碟煞公路車...
陪我完成瘋系列一路由瘋兩百公里到瘋六百...
踩踏出力直接騎乘舒適...

碟煞由BB7改TRP到現役碟煞夾器是R1...
R1係為機械線拉油壓碟...
手感舒適煞距適中下坡比之前用過的機械碟輕鬆許多...
未來cyclocross除了post mount,還會再開另一種mount出來
目前知道的是shimano的flat mount

industrynine手编輪加TRP油制



twoolin wrote:
左後下叉那邊不改應該...(恕刪)

flyfishs wrote:
industryni...(恕刪)


i9的花鼓出現了!!
請問這組邊框重量大約落在哪?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deanet wrote:
請問這組邊框重量大約落在哪?


Alpha 340 框煞版官方宣稱 385g,
朋友編過實測誤差不大。
碟煞版的比較重。
這框在 cyclocross 界算有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