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研究這台車, 之前對anyroad高頭管的設定還嗤之以鼻, 現在開始有興趣.
一方面看小緯po文受到影響, 一方面是發現這台車適合我.
我是很挑車架的人, 因為大腿騎車很內八.
如果上管太粗或太高的車, 騎車大腿一定會K到.
要碳纖車, 一定要上管細且壓縮夠大的車才ok (如BH G系列, 某些年份的Defy advanced)
這台車的幾何與其說是公路車不如說是登山車, 壓縮非常大啊~
至於size的選擇, M, M/L, L我通通可以啊. (身高178cm)
要改彎把選M, 單純平把L.
M是我慣用彎把公路車水平上管, L跟我的登山車XTC se2 18吋的幾何幾乎一樣.

這台車改彎把最大的困難在於過高的頭管, 就算用負角度龍頭去改也難以滿足高低落差.
必須車主本身小腿長而身體短, 才能直接改, 不然只能選小一號的車架改改看.
janethen123 wrote:
一方面看小緯po文受到影響
...(恕刪)

哈哈
這台車很棒啊
最大的優點就是贏了裝逼輸了裝死

01上面最喜歡講
沒有上卡騎不快
平把騎不快
軸距長騎不快
寬胎騎不快
板輪爬坡騎不快
可是我集合了所有騎不快的因素
但我如果看strava的排名
北部山路平均我可以騎到前10%左右
只要不是遇到練家子或選手
一般對上假日車手基本上不會輸

不是要炫耀什麼
而是要闡述
騎車有很多種選項
不是只有那101種選擇

而且騎贏我(這種車)的人應該一點成就感都不會有
拉爆他們倒是蠻爽的
況且我都快50了
我自己倒是蠻自嗨
所以一直很愛她不想換掉她

我知道我上卡換車一定會更快
但我很滿意現在這樣
要舒服有舒服
要安全比別人多一些些
要速度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我當初買這台車就不是為了競速
我只是休閒跟復健用

我到了這個年紀
該學的是怎麼放
而不是想如何衝
jcchiou wrote:
最近我在研究這台車,...(恕刪)


為何要滿足高低落差呀?路上其實很多沒有落差的車子呀!

Fastroad是很妙的車子,在路上幾乎遇不到相同的車子,更何況改上彎把!獨特風格真是難以自拔呀
組特一 wrote:
為何要滿足高低落差呀?路上其實很多沒有落差的車子呀!

沒有要很趴, 至少座椅要比把手還高, 不然重心太往後集中, 屁股會痛.
我相對腿短身長, 車架選小龍頭要很長, 選大可能高低差不夠.
所以非常挑剔啊!
小緯0510 wrote:
最大的優點就是贏了裝逼輸了裝死

我也45了, 脫離了體能的黃金時期.
從跟左訓選手看齊, 變成只求健康安全.
訓練這回事跟讀書一樣, 不進則退.
每週訓練量維持一樣, 看不到自己的進步, 卻又無計可施.
上週去爬烏山巷, 面對20%的長坡, 發現我已經爬不上去了, 一半就下來牽車.
新手時期, 都還能硬撐上去
車越改越好, 體能卻是每況愈下, 還是有點感傷.
有機會弄台玩玩碟煞/碳輪/大寬胎, 應該很有意思.
非常支持以上各位的看法
我也覺得奇怪
常常有種單一角度看別人
也以為是唯一的標準
殊不知這種人是井底之蛙
好比說:拿時速15公里來酸人家,那是他自己的實力?不知
又好比:沒能力爬坡,就覺得別人也不行
非常無言
當然,愛酸別人的01鍵盤手,可以出來交流交流
組特一 wrote:
既然如此,我只好招了...(恕刪)

哥!
我想請問一下
BB是否是86的
我如果買ultegra sm-bb71-41b
應該沒問題吧
我拆裝bb工具已經買好
這兩天要去買bb來換
騎了三萬多k目前有時踩踏會出現顆粒感
應該是壽命到了
小緯0510 wrote:

哥!
我想請問一下...(恕刪)


糟糕 我對BB沒研究呀⋯
只確定原車上是壓入式的

當年我也是有顆粒感,換掉BB
小緯0510 wrote:
01上面最喜歡講
沒有上卡騎不快
平把騎不快

緯大,
我TCR騎了四年,也上卡三年了。
上禮拜借了車友的Fastroad Comax 1,
沒上卡騎風中劍,結果風櫃、中社PR全破。
關於速度,
平把、彎把、上不上卡,或許都不是那麼絕對。
關鍵在於何種搭配更適合你的身體條件。
小緯0510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BB(恕刪)

把車子反放置於地面,量大盤五通管本體不含BB外皮,若為86.5mm,則為BB8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