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一些相關問題請教一下

小緯0510 wrote:
地圖的地名如果是買日(恕刪)


緯哥你真的好愛DIY喔
連這個都在玩...
可以麻煩私訊一下台灣哪個網站有在賣車錶啊?

高壓水槍洗車真的不要
因為我以前第一台車(我爸買車送的)
我就直接拿去用高壓水槍洗
洗完我還有用風槍吹乾喔
還順便打蠟呢
因為一般的培林不會做防水
所以高壓水柱沖進去的時候容易把裡面的潤滑油脂給沖掉
然後裡面的滾珠沒有油脂的潤滑也容易磨損跟生鏽
我的那台車到後來都更更拐拐的一大推怪聲跑出來

輪胎車店老闆寄給我的也是23C所以我後來就沒有換了
我今天早上又去騎了一趟同樣的路段
這條胎確實好Q比我原先那條Q很多
路上的一些小碎震變得比較不明顯了
那種Q彈感很明顯
然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25C比較適合zipp 404(官網說配25C比較有好的空力效果)
還是我今天狀態比較好
平均時速有比上一趟好一些
但是也讓我騎起來比較舒適一點



只是這條胎車店老闆有說跟馬牌比起來比較不耐磨
不知道緯哥馬牌的騎起來的感覺如何呢!?
JKKW wrote:
補充一個資料,Shimano...(恕刪)


這個資訊很實用呢~~謝謝
只是關於這個我當初在調整卡鉗的時候有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shimano卡鉗上面印的建議扭力值跟我車架說明書上建議的扭力值不一樣
好像是車架的建議扭力值比較低
shimano的則略高2牛頓
我後來是選擇較低的扭力值
因為怕把車架給鎖壞了
所以這個部份很困擾
shimano 如果建議的扭力值跟車架操作說明書上有差異的時候
這真的不知道該參照誰了

內胎老闆寄給我的時候沒有外盒
內上上又只有印700 X 18/23C
所以是對應18~23C嗎?
不過應該沒問題吧?
我今天出去來回騎了60公里還沒有圤街
這樣應該是沒問題了吧?????
Bala12345 wrote:
一般23C 內胎可以(恕刪)


我內胎上面寫的是 700 X 18/23C Made in China
今天裝了去騎了一趟來回60公里的旅程
沒有圤街代表應該沒問題吧?
孤單滑鼠 wrote:
緯哥你真的好愛DIY(恕刪)

60公里均速有25左右很不錯了
看起來你應該有適應這台車了

馬牌我後來裝了gp 5000 32c
胎壓打80左右
我自己覺得很舒適
是我要的感覺

倍耐力我沒用過,你可以記住現在strava里程
觀察一下可以騎多久

我之前馬牌 gp4000s2 28c
後輪可以騎7000
前輪更長
常跟我一起騎的妹妹
她是裝無內胎版的倍耐力
小緯0510 wrote:
內胎有些範圍很廣有些(恕刪)


原來有還細分這麼多種啊
長知識了...只是我的內胎是700 X 18/23C
因為也沒別的內胎可以用了
我跟老闆買25C的外胎他寄23C的內胎給我
我也沒別的內胎可以用了
所以就直接裝上去路測了
Bala12345 wrote:
抽車使用的肌群不完全(恕刪)


Bala大講了好多新的知識
我主要都是大腿抽筋呢而且都是接近膝蓋的地方
之前我看網路有人說黑咖啡也有神效
喝了真的很神奇...抽筋的感覺瞬間就沒有了
可是...再繼續騎5公里內又會開始抽筋了
今天我去騎的時候有試了一下Bala大你說的香蕉
感覺抽筋的感覺有比較好稱比較久...但是還是會抽筋

抽車也是需要練習?
怎樣練習?
是平常時要做深蹲訓練?
不是很懂呢

什麼是鹽糖?
鹽加糖自己調嗎?
完全沒聽過啊

如果飛輪不貴的話我是考慮買回來換一下
不然小弱腿的我完全爬山爬不上去啊
至於齒感會比較綿密就到時候再試試差異吧
也說不定會像大大們說的一樣到後面就懶得換回來了

影片晚點來看...剛回家一一回覆一下各位
謝謝Bala大
小緯0510 wrote:
60公里均速有25左(恕刪)


我看大家均速都很高...我是小弱腿啦
strava的里程怎麼看
可以騎到7000公里好多耶
來研究一下怎麼看里程數好了

緯哥真好騎車有妹妹陪
我都是蚊子在陪我
無內胎原本覺得好像不錯
但是看了很多人補胎一噴的到處都是
而且如果太大洞補胎液也救不回來
結論是出門還是要帶工具罐跟內胎
原本想說可以不用帶那些出門
但是還是要帶的話我就捨棄這個想法了
孤單滑鼠 wrote:
我看大家均速都很高.(恕刪)

騎車很開心,很舒壓
而且你車這麼帥
一定會越騎越有心得

Strava你點自己的頭像,他會列出你今年騎了多少
和總共騎了多少

你可以去網頁版
加進設備
比方你的車子
Ubike
跑鞋
輪胎等等等等
他就會列出每一樣到今天幾公里了
要細一點的話
鏈條飛輪輪組都加加進去

不想這麼麻煩的話
就記住換的日期和strava里程就好了
孤單滑鼠 wrote:
這個資訊很實用呢~~(恕刪)

18/23就是指適合18-23mm的外胎,所25是不行的……但我也試過25mm內胎用在28mm的外胎,一樣沒事
所以我猜這並不一定不行,不過爆胎的風險應該會增加

PS.關於車架建議的力度與Shimano建議的不同,我認為是跟車架比較好,畢竟Shimano手冊說的是通用的狀況,而且大概是以金屬車架為基礎設想的。所以如果你的車是碳纖而車架本身就有建議值,當然是乖乖聽話。
小緯0510 wrote:
騎車很開心,很舒壓而(恕刪)


謝謝緯哥~~
確實騎車真的很有趣
只是我在雲林騎車比較吃虧一些


我們雲林空氣品質一直很差
記得以前小時候不會這樣呢
今天早上我就戴口罩去騎車
騎到山腳下都快不能喘過氣來
後來還是戴不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