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如果目標在鋼管車,我覺得重量沒什麼好在意,經典才是重點。
不過如四樓車友預算5萬似乎沒什麼成車可選,義大利品牌頂多車架吧?
如果是carbon或鋁車,車主自然會希望愛車又輕又硬又帶點彈性,
基本上6萬以上重量就差異不大了,
太輕(7kg以下)可能會被質疑車軟,下坡也不穩。
太重(9kg以上)可能會被質疑管材不好,爬坡重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是自我挑戰,好腳力也會希望搭配好載具。
就算沒腳力,所有車主都希望愛車賞心悅目,砸錢買來欣賞也正常,
覺得在經濟許可下取得心中理想的車子沒什麼不對,
互相尊重就好,講太多還可能被認為酸葡萄心態。
休閒、挑戰、團騎、獨騎-我的單車是豐富的

chuangwoody wrote:
我的版(國家公園)剛...

重量的確很重要,
時速35公里在座墊上跟風阻拼的辛苦誰人能知,
時速40公里跟車快跟不上的感覺相當煎熬,
大家時速45多公里決斷衝出去跟與不跟的痛苦抉擇,
不跟後面的路程更吃力,跟了又怕心臟爆掉,還是很吃力,
這就是騎車人的甘苦,

為了運動腦內啡帶來的欣快感,
有智慧的逼出體力極限,
回家後就會想要更輕一點來讓運動要撞的牆不再如此的高,
可以從2集團上升到1集團,
這種快樂並非凡人所擁有,而是在歷練後浴火而生的成就。
....
(恕刪)


說的很好呀...有在用心騎車喲!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Mobtom wrote:



說的很好呀.....(恕刪)


報告Mobtom大大,
剛從山車改騎公路車兩個禮拜,一直跟不上第一集團,
後來我換了一個頂級輕量化的x-pedo踏板,就有一半的機會可以跟上,還能一起輪車,偶而還會跟到落隊。
這種感覺讓我覺得每一次出去都有挑戰感,
也不想平時一直靠零件來輕輕鬆鬆保持在第一集團,以免體力下降。
(其實這是自己牽拖的理由,體力好出來全程領騎看看)
零件久久稍微輕輕調整一下,感受一下騎乘的差異性,會讓騎乘的樂趣大大增加,辛苦中做點小樂。

而且輕量化是車隊裡最吸引人的永恆議題,
有在騎車的人誰人不想輕量化,
輕量化帶來更高速的踩踏快感,
輕易就能分泌更多的腦內啡,
踩踏間煩惱隨風飄散,文思泉湧,
這是單車最迷人的地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