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目前有在騎車嗎?車種跟平常騎車公里數是多少,如果是5000~20000內的登山車,我建議是先騎出興趣、培養體力並存錢,以後再上公路車。(我是美麗達入門登山車大學跟車隊騎3年,走過100~300k的路線與武嶺,研究所才換車)

Q2要看變速器套件等級,就前面前輩講的,除了與飛輪齒數成正比,越輕、順暢度、材質、強度等也是大幅度影響價格的原因(ex: dura ace>>ultegra>105>tiagra)

Q3要跟老闆談,這幫不上忙

針對Q4回答:
配件部分可以挑座墊包,用來裝修車工具,建議一定要挖胎棒、內胎(補胎片等就看個人,我嫌麻煩&手殘,換條比較快。而且若遇到多個破洞的,補了也沒用),如果要的話可以帶需要用到的六角板手(可以鎖坐管、龍頭等就可以,不要用到像瑞士刀的工具組,難用且實用度不高),或topeak的扭力板手(如果有零件需要鎖扭力值的話建議,我用5n套筒而已)

打氣可選小隻打氣筒(輕便為主)貨二氧化碳瓶(據說生存用品店的可以用且更便宜...據說)的方式

建議可以買水壺架與水壺,比較不會因為震動鬆脫而影響其他車友安全。

至於GPS車錶屬於高單價的物品,等騎出興趣再買就可以(我剛騎車時也沒買,一開始買太貴又沒用到,只是促進經濟而已),可以先用便宜的時速表代替就好(這不一定要在捷安特買,可以去找更便宜的,畢竟是過渡產品而已),短程軌跡記錄可以先用手機的strava app。

有興趣後,並希望有效率的訓練,就可以考慮可以連踏頻(訓練迴轉速)、時速、心率(控制運動區間,例如有氧)的GPS碼表(例如ant+的碼表,Garmin、Bryton等等),踏頻、速度感應器與心率帶可以找有雙模(bluetooth & ant+,心率帶建議用雙模,慢跑時可搭配手機用)或單模(ant+,只能連ant+碼表)感應器。



補充一點: 如果開始頻繁騎車(隨便舉例:週騎乘量200k up 或單趟200k up,),一定要注意避免運動傷害(配件部分建議車子要fitting,上卡鞋跟卡踏)。這相關的花費不可以省,以前我輕忽這點,導致ITBS而復健一年(花的錢遠遠超過前述的配件、服務價格),目前還存有後遺症,有時會復發需要休息@@







音樂使人癲狂,荷包抓狂......
加一點預算 四萬有tcr adv2 性價比很高
騎車大家的心態不一定相同,開心就好,該做的事前準備要做足,安全最重要
假日車手就要選有戰鬥力的車種, 反正累也只類一兩天, 又不是每天在騎車,
如果在台灣要買Giant公路車, 就買TCR吧, 不要先買登山車在買公路車, 這樣會有兩次花費,
每個人騎車的心態和目標都不一樣,需不需要GPS碼錶也是因人而異,雖然我自己是用GPS碼錶,但是對於像樓主這樣的新手,目前連規格配備都還弄不清楚,也不曉得自己之後對於騎車是三分鐘熱度還是會有很大的熱情,樓主目前連車衣車褲都不打算買了,我也覺得先買個幾百塊的有線碼錶就好,對新手來說,能夠知道自己騎乘的時間/距離/速度應該也夠了,等到之後真的騎出興趣了,二手賣掉也才損失幾百塊而已。

而GPS碼錶對我而言,除了可以每次記錄下騎乘的軌跡,方便之後查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每次騎乘的資料上傳STRAVA,STRAVA上面幾乎有人在騎車的地方都有路段資訊,只要你騎乘的路線經過其中的路段,回家把資料上傳之後,STRAVA就會自動幫你標出那些區段的計時成績,也會有排名,從排名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實力大概在哪裡;如果排名不是很好沒關係,還可以另外跟自己以前的成績做比較,STRAVA也會把你這次騎乘的紀錄跟以前騎乘的紀錄一起排名,這樣你就知道同一個路段從以前到現在進步了多少,而且除了時間之外,如果有心跳帶/踏頻器/功率計的話,相關資訊也會一起顯示出來,如果看到自己花費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心率卻降低了,這也是一種進步,對我來說,進步是我騎車的動力,看到自己努力練車有了成果真的是相當開心的一件事。

但是就如我前面所說,每個人的心態和目標不同,我也有朋友是使用GPS碼錶但是沒有上傳STRAVA的,他主要只有拿來記錄軌跡而已,所以不太需要把自己的經驗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大家理性分享資訊就好囉。
magic3d wrote:
每個人騎車的心態和...(恕刪)


很同意。

離題了,不過,這兒有個影片,是很好的訪問節目,看過以後會知道,同樣是Pro,需要看的資訊,也是因人而異,有各自的道理。



我覺得水壺架跟水壺蠻重要的

但是買便宜的就好

剩餘的配件金買一頂適合頭型的安全帽

至於碼表真的就見仁見智

因為我講一個最簡單的

即使你騎到國手選拔或是上凸台

還是會看到有人沒裝碼表

但是絕對不會看到人家不用水壺架...

水壺架、適合的座墊跟把手

絕對是一台車最重要的幾樣東西之一
還沒夏天大家火氣就上來了,冷靜.......冷靜.....

我覺得會騎的已經在騎,騎過頭的可能已經休息,剩下的就是還在家裡想騎但還沒出門的.....

所以先騎出門再說吧,缺什麼自然就會慢慢補齊了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TCR 1 應該夠入門了, 剩下的買頭盔車衣水壺碼錶
真的,先騎吧。
菜鳥我自己是這樣,不確定是否能騎出興趣,先租或借來騎;第一台想騎個1~2年以上,選個碳車架沒煩惱。

真的要入坑,安全帽是必備,然後還有手套、眼鏡。
水壺架買車應該可以用凹的,然後前後燈、駐車架、打氣筒也是需要的;個人認為:不管是四輪還兩輪,胎壓決定一台車的安全跟操控。

當然車表、踏頻這個我也有買;為甚麼要買?看數據可以比較清楚自己的訓練過程跟進步幅度;
我自己是買有支持心律、踏頻、時速的,GPS用手機的捷安特APP來記錄路線軌跡。

至於車表要不要內建GPS,這個自己評估花費,好的表不只支援GPS,甚至支援電變檔位顯示、導航等,但入門可能也用不到這類高階的,可以等下台車再一次到位升級。

也歡迎你加入FASTROAD行列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