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網路達人 騎了近兩年 換車 還是多練 還是……

小緯0510 wrote:
你這樣講我怎麼覺得在...(恕刪)



個人是覺的車騎了約半年從登山車換到特斯拉93
爬爬國姓,白毛山,谷關
豐原-后里-大甲-宛里-三義-盛興車站-鯉鯉潭水庫-卓蘭-白布帆-和平-東勢-谷關

心得要看地形地物要熟後才能攻略路段,如長上坡就一定長下坡接上坡,這時下坡就要衝
刺為了上坡準備最少能上半上腰,這時坐的騎上去,慢慢變輕齒上去,這樣也比較輕鬆

不累如果一開始長下坡休息等在坡底在變輕齒在衝都是太慢了,只會累除非要練腳力
不然騎久了就會自然知道怎麼省力,換車只會增加2~6公里速度及安全,技巧,體力常騎才有用~~


個人真的覺的從1~2萬 換車 在3~5萬 在6~9萬
真的第二台車直上138000 捷安特車比較劃算
1全卡夢
2變電
3功率器
4碟煞
5自定顏色
在日月潭租過真的差很多,速度原騎入門款斯特拉93都能上潭子-大坑-中興嶺-香菇街-谷關
平均15公里,改138000日月潭一騎變22公里平均路段,下坡就更快,因有碟煞過彎下坡比登山車更穩更快最快6X以上,真的有差在來要常騎等等太多........
k5229410 wrote:
個人是覺的車騎了約半...(恕刪)

那要有財力才行吧,第二大直上十多萬的車。。。。一般人第二台直上五六萬就不錯了
這棟樓有夠熱鬧~趕快進來刷一波
回應主題~~~
其實我是建議換車~對我們這種連業餘車手都比不上得人來說~
選一台二手的二級車(TCR ADV)絕對騎到不要不要的~理由如下
第一、換車換個心情~你騎兩年平把~換台彎把合情合理
第二、公路車要學習的知識(姿勢)比較多~發力跟平把車差太多~騎的比較快絕不是少兩三公斤的原因
~而是公路車騎姿會調用更多肌群~體力消耗更快~所以你剛換車騎100K說不定成績還會掉
第三、公路車要調整(FITTING)~剛拿到新車基本設定~前一年幾乎每隔幾個月就調一次
~當然找人FITTING是最快~但也不是一勞永逸~每隔一段時間還是要檢視一下~因為人是會變的
第四、我們這種40歲左右的~也許要換一個想法~看得出來你的體能不算好~先把體能練起來再換車
~乍聽之下很合理~但為何不能換車同時練體能?想要最快達到你的目標(中社15MIN)不就是這樣嗎?
何況如我所說的第二跟第三點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而且我們的體能還能成長多少?不倒退就不錯囉~
第五、就單純想推你坑~我已經在坑內很久了~一人騎公路車空虛寂寞覺得冷~
rstmeqft wrote:
哥:是否麻煩你 參...(恕刪)


所以.....你的練車計畫?要變強有天天練山路嗎?練車沒有關係到錢!如果沒有,那還是當快樂的假日車手!
感覺上, 樓主是碰到士林北投某車隊那幾位超級賽亞族的老大哥了。 呵呵!

我今年54歲,6月份跟他們騎過一次百拉卡, 也是被他們集體完虐。

他們其中有幾位老大哥, 都是72~77歲的人, 百拉卡能在40分鐘內完騎。今年5月份西進武嶺, 還能夠 4:30內完騎。 媽呀, 都是超級賽亞人來的。

以樓主目前騎二手 Escape 來看, 又是住陽明山,換車是絕對有必要的。 因為 Escape 是平把鋁車, 車子接近13公斤太重, 吸震不好,寬車胎又不利於爬坡。 以陽明山出門就是山路來看, Escape 在山路裡頭,真的不容易騎的輕鬆。

按樓主預算 3萬來看, 建議可以在二手車裡頭, 用2萬5的預算來找找 “爬坡的碳纖維彎把公路車”, 車重含輪組最好是8公斤以內, 變速等級起碼要 Shimano 105以上, 20或22速, 大盤 50-34T, 飛輪 11-34T. 只要不挑品牌, 二手車裡頭這個價位應該不難找車的。

剩下的預算 5K, 就是 上卡的卡鞋跟卡踏了。 騎山路不上卡, 效率起碼少30%!

以上小小的建議!
其實專業網媒已作出科學分析
平路效率 - 上卡不上卡是有點差距
上山效率 - 上卡不上卡差不多是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MCYYNTWUY

Kavinchang wrote:
感覺上, 樓主是碰到...(恕刪)
chachaping wrote:
其實專業網媒已作出科...(恕刪)


感謝您提出一些專業的訊息一起分享。

因為 Youtube 糟糕的自動翻譯, 所以視頻很認真的反復花了3次看完跟聽完它。
我也非常喜歡GCN, 它一直是一個非常棒, 而且非常專業的單車知識跟技術的網站。

視頻中,他們在爬坡的測試方法, 是以兩人同步的完成時間, 所輸出瓦數來判斷差異。
結果也確實是看到兩個人分別在上不上卡的狀況下, 瓦數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是, 在結論中, 他們也提到, 因為以兩人同步且同時來完成的測試方式, 對於
能力相當的兩個人,為了互相配合同步完成的時間, 基本上就已經差不多定義了
”接近同瓦數完成“ 的結果了。

所以, 他們在後面的結論中也特別的提到, 爬坡上不上卡, 除了輸出瓦數之外, 重要
的是在個人疲累的主觀感覺差異上。其中是不上卡時,肌肉的疲勞程度比上卡來個快,
也比較容易酸痛。換言之, 爬坡時, 為了保持肌肉比較不容易疲勞, 上卡會比不上卡
來的輕鬆一些。
換言之, 爬坡時, 為了保持肌肉比較不容易疲勞, 上卡會比不上卡來的輕鬆一些。

類似如何讓爬坡進步, 哪些是重要因素,其中有關係到上卡的部分,
國家隊教練 楊東蓁 也提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m0neKDb2k

喜歡騎車, 也喜歡看一些騎車的專業知識或經驗的分享。 呵呵!
不一定要抽車。抽車練習前,先練站著踩。
抽車要上卡。左腳拉向車把的時候,右腳靠身體的重量壓在踏板上。
站著踩是 左腳上抬 不離開踏板,右腳靠身體的重量壓在踏板上。
站著踩 練得好,可以踩很久,半小時以上也沒問題。

有空練一下平地高迴轉,練習方式請參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5938249&p=1#75188324
踏頻、重踩、踩踏技巧 要交叉訓練,才會進步的快。
如果常練,建議上卡,踩踏時,才能練到完美的畫圓。

高迴轉(心肺強)、耐力訓練(長時間騎乘)、踩踏技巧(最少的施力換來最大的速度)是基礎,基礎打好,爬坡重踩訓練 才會進步的快。

換車看經費。若經費充足,換一台輕一點的二手公路車,例如7.5公斤,爬坡會快且輕鬆很多。
騎到最後,其實大家的車都差不多,腳力才是重點。

不要改車,改車絕對不會比換一台二手的公路車來的省錢。若經費不足,就繼續練腳力。等到經費足夠,才換車。或者可以設定一個目標,例如平地第一小時騎到31公里。等達到目標,再換車,會更有意義,才不會每次遇到瓶頸,就想換車。

騎車不要跟別人比,比是比不完的,永遠有更厲害的人存在。每次練習 有一點進步 就夠了。如果進步不明顯,要想一下,是否可換另一種 可以看出 進步比較明顯的訓練模式。每次練習 有一點進步,會加強自己訓練的動力。

2.8萬的 TCR SL2 只是普通的入門車而已。若想換車,可買二手的 TCR2 (剛推出時 也是2.8萬),運氣好的話,1.2萬可以買到。
個人心得穿舒衣服鞋子車子, 先從20~30公里來回慢慢增加, 不要騎同樣地方這樣才能騎下去, 在來騎有心得换車, 真的常騎跟興趣看書沒用, 多騎多問會有心得經驗累積。

不然换2線品牌高階
Hasa rs1 45800差不多打折
42000或分期規格沒偷RS1 車型規格(碟煞, 空力學車外表加上爬坡輪組以下規格車能東西進武嶺)

SHIMANO 105&VISION TEAM 30

車架 T800 Carbon T800 Carbon
前叉 Full Carbon
頭碗規格 SAGA Inetegrated 1-1/8" - 1-1/2"
B.B規格 Press Fit BB-86
座管束 Alloy(Include with Frame)
變速手把 SHIMANO 105 2*11SPD
前變速器 SHIMANO 105
後變速器 SHIMANO 105
齒盤 SHIMANO 105 50-34T
飛輪 SHIMANO 105 11-34T
鍊條 SHIMANO CN-HG601-11
輪組 VISION TEAM 30 DISC
花毂 VISION TEAM 30 DISC
鋼絲 VISION TEAM 30 DISC
外胎 DURO SL 700*25C
坐墊 SELLE ITALIA
豎管 FSA GOSSAMER
車把手 FSA GOSSAMER
座管 Full Carbon(Only for the model)
夾器 SHIMANO 105 Hydraulic Disc
煞車拉桿 SHIMANO 105
重量 8.8kg(Size:S)
速別:22SPD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