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公路車主大家的平時速大約多少?

omg1151 wrote:
起點83m,第一計時點99m,第二計時點96m,終點97m
是的~全程海拔落差不到15m
那計時點以外的路況與過程呢???????
沒有爬山,也不等於沒有爬坡是吧
而且還有減速過彎啊
還有不知道順風還是逆風喔
搞不好沒風~呵呵!
舒馬克的49.5也只是參考數據
重點他是第一名,就這樣
...(恕刪)


這成績當然不是參考用的!!
1.計時賽的成績也是總成績的一部分,今年的冠軍就是在20站的計時賽決勝負
2.環法史上最快的單站平均時速是54.676公里(2005第一站計時賽),是紀錄不是參考
3.坡度圖可以說明計時點以外的路況也是平的不能在平

簡單說在沒有人擋風的情況下,以一段30km的平路
如果有人說可以騎到均速50km以上,基本上就是打嘴砲
台灣沒這種人才啦~~
除非像是明天才有機會!!
Lionlin wrote:
環法的Q&A去翻一下...(恕刪)

雖然不是每年都死人,但跟其他運動相比較真的算多了。
我懶得查哪年有,但是舉個比較有名的例子。Armstrong頭幾年參加環法的時候他的隊友就掛點過,當地還立了個碑,後來比賽經過的時候都還會悼念一下。
姑且不論有沒有嚴重到死亡,但是下坡過快發生車禍真的是常常發生。舉個最近的例子,今年就發生06年冠軍Oscar Pereiro今年就摔了。他還算運氣好,那段是之字路所以只摔落不到10公尺的落差,斷了一根鎖骨,如果那是斷崖或陡坡他就掛了。
heifetz99 wrote:
這成績當然不是參考用...(恕刪)


當然~是記錄,記錄不就是拿來參考的嗎
CSC車隊的David Zabriskie當年跑出54.686公里的平均時速
還記得2005年第一戰的計時賽只有19公里
比起2008年的足足短了10公里
而且更不是同一條路
所以呢
美國郵政車隊2005年轉CSC車隊的David Zabriskie是當然的冠軍
平均時速呢,當然也就會被記錄喽
至少數據上是最高,所以常被人們拿出來(參考)
假如明年計時賽只跑10公里的話
那......................................

1公里計時賽的世界記錄是58.875(秒)
平均時速超過60km/h
雖然只有一公里
但也算是平均時速不是嗎

1小時計時賽世界紀錄平均時速56.375km
室內場地所創,(室內場地無風無坡)
更不用為了轉彎而減速

平均時速是用距離和時間算出來的
但它也並不是拿來判斷名次之依據
是時間~跟速度有關的運動都是用(時間)


不知能不能像 F1 賽事那樣,在彎道前標示距離,好讓車手提前煞車降檔



PS 希望未來能有環台賽
omg1151 wrote:
起點83m,第一計時點99m,第二計時點96m,終點97m
是的~全程海拔落差不到15m
那計時點以外的路況與過程呢???????
沒有爬山,也不等於沒有爬坡是吧
而且還有減速過彎啊
還有不知道順風還是逆風喔
搞不好沒風~呵呵!
舒馬克的49.5也只是參考數據
重點他是第一名,就這樣


不知道omg兄是否有在看環法???
沒再看的話,不需要把自己奇怪的猜測拿出來說。

計時點以外的海拔最高115m
當日大部分路段側順風,風速25km,氣溫20度。
以上訊息可在今年環法官網查到。
整個路段中當然有轉彎,但是沒有急彎,過彎不需要減速太多。
至於路況,保證比台灣的公路好。
以上的狀況,有看今年第四戰轉播的都知道。
沒有MOD沒關係,可以上HiChannel看。現在還有重播可看。

在今年側順風的狀況下,最後一名平均速度40出頭。
如果有人說他獨騎可以騎到均速40km/hr,你相信嗎???

另外,TT賽是最顯示實力,硬碰硬的比賽。

前幾站有主集團未追上兔子,導致兔子拿到單站冠軍。
沒有人認為兔子的實力好,還有人怪主集團沒人跳出來做"shit work"

但是舒馬克拿到TT冠軍,大家確認為是今年的一大冷門,為何??
TT賽都是實力好的才拿得到冠軍啊!!!
這樣TT賽的成績是不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短距離衝刺,可以衝到50幾
10~30KM的距離,均速可以維持在35、36,如果平路甚至可維持在40上下
超過30KM,如果是100KM一趟,均速維持在22~28的大範圍裡,看路況以及體力而定

愈長距離,我想要保持體力才是上上策,而不是比均速多高
如果是比賽,重點會放在最後的衝刺時間
台灣以上坡賽居多,除了有氧也必須訓練無氧…

不過要比較均速,或最快速度,應該與自己做比較

路段、身體狀況與前次相同的狀況下,只要有比前次來得好,這就是進步
跟別人比,是永遠比不完的啦 !!

健康的運動, 創造健康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 創造豐富的生活
真奇怪
為何變成2008環法計時賽的版
或許我是猜測
至少透過轉撥
我看到了減速
我也看到了過彎
至於風~你有吹到嗎?
我並無評論舒馬克的成績
別說我沒看
我看了30年

個人發言從沒提及2008
為何.......?
客觀一點吧!
別再離題了!
omg1151 wrote:
如果想知道環法選手的能耐
那就看最後一戰~巴黎的繞圈賽...(恕刪)


抱歉,您先前的發言很難聯想您看了30年的環法

最後一站選手們只是快樂的騎完此賽段(除了中間衝刺點和爬坡點有人會衝出去搶積分)
部分賽段甚至均速不到30km
第一名與最後一名只差了一分37秒

計時賽在平地賽段舉行,也是真正"個人實力"的展現
像環法如此頂級水準的比賽成績當然有參考價值
那些整天說平地巡航時速可以到50km的車友是不是先檢查一下碼表
當然如果有人認為衝個幾公里也叫巡航,那我也沒辦法~~


目前承認的公路車世界紀錄是
一小時可以騎49公里多...不到50公里
超過50公里的都可以改寫世界紀錄

也有人騎50以上的好像最後都不承認
不是姿勢有問題就是車子有問題
heifetz99 wrote:
抱歉,您先前的發言很...(恕刪)


是的~你說的沒錯
你很難聯想的事情太多了
就如同我也很難聯想你在想些什麼

個人再強調一次
我沒否定這說法(計時賽,也是真正"個人實力"的展現)

29公里的賽程有兩個陡坡
其他的不說,也不論坡有多長
要把均速拉下是絕對的
不需要執意說路有多平
一百多名選手走的是同一條路
比賽就是公平的

如此頂級水準的比賽成績當然有參考價值
我有說不是嗎

舉個例子:
還記得1989年環法的個人計時賽
從凡爾賽到巴黎的24.5公里
美國選手Greg LeMond
以26分57秒的成績贏得冠軍
平均時速54.545公里
在巴黎市區的路段就是平到不能在平
但是該賽段就有些90度轉彎和安全島缺口的回轉
而且還過了一個地下道

1994年的序幕赛7.2公里長
平均時速只有55.152公里
可見路況對於平均速度的影響

1999年意大利名將 mario cipollini
更在第四戰191公里長的賽段
只用了3小時51分45秒奪冠
創下了每小時50.356公里的平均速度
這一戰阿姆斯壯只拿到第70名

這些都是輝煌的歷史記錄
然而數據只能參考

先前所說的策略
每戰皆如此
用在最後一戰不無可能
當兔子的個人總成績威脅到(黃衫)主集團時
主集團最後會怎麼做
答案你知道
就算是最後一戰
你怎知他們是(快樂的騎完)
莫非你是其中之一?

別人嘴裡的成績
我們可以當成目標
何必要急於否定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如果你們自以為很利害
加油吧
台灣靠你們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