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ispan wrote:看照片應該就是你說的...(恕刪) 保留原味也是非常好的,重要的是他在你心中的價值,我想一部colnago一級車款有時恐怕還比不上一部騎了30年的r1000也說不定吧~~
thisispan wrote:看照片應該就是你說的...(恕刪) 和各位車友share一下小弟對鋼管車的′第一眼′挑選原則:1.前後輪軸距:一般而言,比賽用車為了操控性,軸距都會比較短,所以反應在車架的′視覺效果′上,您會看到後輪的前緣與seat tube之間的間隙非常小,通常不會超過10mm,如果您的鋼管車架後輪胎與車架坐管間的空隙是連兩根手指都伸得進去,大概不是強調穩定性的旅行車,就是通勤車.2.車架有無′多餘′的鎖孔:通常如果是競賽等級的車,為了將重量降到最低,前後勾爪的部位都不會有預留的鎖孔,lug的部份也會儘量偷輕,形於外的,就會見到lug的肉厚其實是會被修到越接近尖端越薄的(和抽管原理類似),越高級的車架,這種特徵往往越明顯.3.除非是70年代以前的車,當時鋁合金零件尚未普遍,所以無論何等級的車都一樣是鐵零件.自從80年代起,鋁合金零件已經成為高級車的主流,如果您的愛車還有很多鐵零件,例如大盤,煞車,變速器等等,基本上大多是通勤級的車..一些淺見,希望能幫大家多少省一點′學費′...:-)
wingsfab wrote:2.車架有無′多餘′的鎖孔:通常如果是競賽等級的車,為了將重量降到最低,前後勾爪的部位都不會有預留的鎖孔,lug的部份也會儘量偷輕,形於外的,就會見到lug的肉厚其實是會被修到越接近尖端越薄的(和抽管原理類似),越高級的車架,這種特徵往往越明顯. 跟鎖孔有關的特徵,補充三小點:2-1. 等級較高的車架右後勾爪會有一體成形的後變速器座和變速器鎖孔(場地車例外)2-2. 競賽等級的車在後勾爪還會有後輪軸的定位螺絲和鎖孔(垂直卡入式的勾爪除外)2-3. 等級較高的車架常會有兩組水壺鎖孔wingsfab老仙說的"多餘鎖孔"應該是指用來鎖置物架和泥除的鎖孔,如果是高檔的鋼管旅行車應該還是會有這些鎖孔的;而鋼管旅行車中不乏值得收藏的好車。個人覺得分辨車架等級最簡單的方式還是看管材,只要是鉻鉬鋼(CrMo)的車架都有一定等級。
俞氏鶴頸蛙 wrote:跟鎖孔有關的特徵,補...(恕刪) 感謝蛙兄補充,的確還有很多點是可以幫車友進一步辨識的..:-)關於第二組水壺孔,其實是在80年代中後期,三鐵運動開始興起之後,公路車上才漸漸加上去的.在那之前,正牌的公路車也是只有一組(下管)水壺孔,因為坐管前方通常會被用來放備用打氣筒,所以必須是′淨空′的,除非是老旅行車,通常打氣筒會用上管或是seatstay另焊掛鉤來固定,加上旅程長度的關係,才會加第二組水壺架孔.
wingsfab wrote:感謝蛙兄補充,的確還...(恕刪) 感謝wingsfab老仙覺指點!!! 常在拍賣網看到一些賣家把破銅爛鐵當寶在賣,有興趣收藏老鋼管的朋友一定要睜大眼啊!!* 我也會注意車架的後叉內側是否有掛鍊點,如果有的話多半也有一定等級
我的第2輛老捷,兩個水壺穴。型式貼紙模糊了,靠記憶應是T820型。全LUG.修改他之前,前面後面都有鐵架, 猜測當年定位為通勤學生車。前年換了三前速,後六速,手把與SPD卡踏。大概部件都換新了。主要給夫人假日陪騎用。用的都普及料。曾經參加雲林西螺/虎尾快速公路一週。(母親河活動)下一步,因客戶抱怨坐會痛,我將上拍賣買舒服的座墊,換座墊。再下一步,換700C,再患2x鋁框及胎皮。困擾是現在花鼓,最好有126 130 用鎖牙的。 這組上次量印像是130. 130-700C鎖牙的不好買? 不然又要浪費這組洗馬路。本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