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ars wrote:
(恕刪)

小弟賤駒是用CT盤加12-27飛輪,神牛坡、石門大壩這些尋常的坡都沒問題
如果遇到超..超..超...級陡的坡,即使退到最輕齒比,抽車不易、很容易定竿下馬...
但是,這種坡有必要傷膝蓋硬騎上去嗎? 像登山車慢慢轉上去又如何? 下馬牽車又如何? 一定要騎上去才算強人?? 騎上去有獎牌可領???

(恕刪)


有差… 因為卡鞋不好走路…

suhumi wrote:
當時手邊忙,來不及找...(恕刪)
您好,請教一下 chainline 的定義
還有圖中 A 這裡是什麼部位?最小盤?最大盤?最小盤和最大盤的中點?還是什麼部位呢?
謝謝...

另再一問,還請先進們解惑

假設齒盤是 CT 盤或標準盤,但使用者喜好用小盤,較少用大盤 (少很多)
希望加裝墊片讓齒盤稍微往外移,以降低小盤對小飛輪時機件的損耗 (白話就是希望在小盤時檔檔皆可用)
試問此舉之可行度及缺點。
個人認為34*13甚至34*14的狀態
(90轉以上的話...不然...請勤練迴轉!)
這種速度都足以打上50齒
不過這時候一定要來個下把位抽車才行
iwasafool wrote:
個人認為34*13甚...(恕刪)


52 OR 53 VS 11

都是在站著抽車用的。
參考參考!參考參考! Shimano Q factor...



小弟想再確認一下:

換三盤的最主要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省力"

因為兩盤把大盤改成CT盤,飛輪改到28T一樣可以救像我這樣的肉腳對不對??

所以三盤不見得一定省力,兩盤不見得一定費力‧‧‧‧齒比調整一下,三盤也可以是勇腳級的齒比,兩盤也可以是為滷肉腳設計的齒比。所以討論三盤跟兩盤時省不省力,救命不救命應該不在討論範圍內‧‧‧‧這樣的理解對嗎?
一球入魂
hayatolee wrote:
小弟想再確認一下:換...(恕刪)


27t, 28t飛輪再不行,換登山車長腿後變加34t飛輪
這樣即使是CT盤也有1:1的齒比

不過類似的最輕、最重齒比,兩盤就沒有辦法像三盤那樣綿密
例如三盤用11-25飛輪,兩盤CT就用12-27
30/25=1.2, 34/27=1.26
同樣是10段,當然11-25飛輪分的比12-27細啦~

不過,像小弟資質駑鈍,對於這種差異...感覺不大出來。
所以選兩盤CT,調整、清潔簡單多了,看起來也比較簡潔...
小弟還是很好奇
有人在用我幻想中的組合?
計時大盤上三盤以達到外型精簡化
ps其實也有53齒的封閉式大盤,難找,甚至有50齒的
三盤的壞處是

不適合裝在以競技為導向的車(RC短)

由於RC越短 鍊條作動的角度越大

較容易掉鍊

此一論點可以從 GIANT TCR 及DEFY上驗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