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llings wrote:
懶...(恕刪)


沒錢跟安全考量都可以當成很好的藉口。

懶?!

都過了這麼久還不上卡,等你哪天真的上卡還玩上癮了,只是會後悔太晚用了。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Stallings wrote:
懶...(恕刪)



真的..
卡踏會讓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像這樣:

哦~原來車是這樣騎的呀?
原來要抬大腿呀...

諸如此類的....
Arbicool wrote:
沒錢跟安全考量都可以...(恕刪)

好啦我盡快
小宇宙0730 wrote:
TOPLIN 大請不...(恕刪)


剛剛回的是拉轉速衝刺抽車
沒注意到您還有一個問題
關於下死點不順問題
基本上動作跟上面說的一樣

建議先練站姿騎乘
練穩了以後再練抽車去拉高轉速或是抽車加大功率輸出
手的位置改放變把位置以較輕鬆站姿騎乘練習看看
在一般平路練習就好
平路上練習建議齒比能用比較重的檔位
不要管轉速,因為你只是練基本動作跟感覺
阻力大反而好練
一樣一定要上卡,所以要注意安全
一樣就是提大腿感覺
以身體重心平穩做提腿動作
一樣以髖骨為支點提腿
身體自然放鬆有點彎曲就好,身體角度跟重心配合提大腿角度變化
以自然放輕鬆為主
放輕鬆提大腿感覺要把大腿提拉到最前方
感覺已經把膝蓋抬到了最前方(這是重點,沒做到位就等於待會放下動作會是浪費力氣)
就把腿自然放下
放輕鬆以體重自然下壓,感覺不要用到四頭肌
純配合另外一隻提大腿過程達到自然放下感覺
(這就是要將膝蓋感覺提到最前面原因,沒有因為卡踏帶到位置你會讓自然放下過程產生死點)
(要沒有死點,一定要將踏板位置提到1點鐘方向以後,不然直接放下結果就是死點)
(一有死點或一點不順,你就別想練好站姿騎乘動作,更別說抽車)
(所以沒上卡怎麼能自然將腳帶到位,帶到自然放下點,沒上卡當然等於純站著騎好玩然後快速爆掉更浪費四頭肌力量,因為這樣會大量用到四頭肌)
重心有抓到兩腿配合的好
然後被另一腳提大腿過程順順過了下死點
基本上不必太出腿力而且下死點會順
就這樣簡單輕鬆
手也放輕鬆隨配合提大退動作自然讓車搖擺
基本上站姿騎乘的話
你的重心有抓到位置
能把重心抓到位置讓體重自然放鬆放下
跟提大腿到位置都做好
手根本不用出力
放越輕鬆車子搖得越輕微越不費力
搖車也有讓腿快速帶過上死點效用
但搖的程度不一,要以當時你的身體姿勢等等自然配合不要刻意
因為這是輕鬆的站姿騎乘跟練習基本姿勢
站姿騎乘能很輕鬆但也速度越慢
練到有心得是能讓你坐著騎肌肉休息的方法
只是這種休息為主的站姿騎乘是以速度變慢換來的
越能輕鬆站姿騎乘就越能只靠體重帶動輪子
當然轉換不可能100%,也別指望太輕鬆能有多快速度
但練得越熟能讓你騎得更久,爬長坡越有更多武器能用

所以站著騎方式一堆, 抽車只是其中一種
要快就抽更快,身體重心越向下越向前一點

如果一般站姿騎乘怎樣練都不順都維持不久
或是四頭肌馬上累
還是重心都抓不到很難輕鬆維持姿勢
原因有時候是車子設定根本就有問題或卡片位置問題

車子設定往往也是問題元凶之一

今天真多廢話,騎車去
以上




太棒了, 不但與 bicycle club 的精神完全吻合, 而且描述更關鍵. 更細膩, 理論加上實際的操作和感受, 真的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 謝謝分享 !
在下把整棟樓看過一遍,先感謝所有前輩專業的分享

再者,是不是有許多車友把 "抽"車 的定義搞混了?
某層樓的分享裡有提到 "抽"車 的定義,一般是由 快馬加鞭 (快馬抽鞭)來的,有著加速的味道,
有些車友是否把它想成是用腳把車子往上抽呢?
不過抽車的定義也不是樓主要問的啦!

好樓,推一個! (欣賞樓主即使被砲也要求知進步的精神! 奉上5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5kYlHh10w8~登山型站姿攻擊及節奏踩踏動作

andy 跟 contador 兩位都是登山高手 給樓主及大家參考 影片裡面兩位選手屬於高節奏騎乘(包括站姿騎乘及迴轉速踩踏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OqsE-q0eu4~平地型衝刺動作 影片可直接快轉到1:17~1:31

例如到youtube打上cavendish 或 peter sagan兩位名字 從影片參考動作 還有很多衝刺型選手讓樓主參考

關於動作方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