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甚麼煞
下坡慢慢騎就對了
我下坡幾乎都不踩踏,都用滑的
不拼PR,不競速,不超車,靠邊慢慢滑

我也不參加任何比賽,活動,避免無腦三寶來搞你
想騎什麼路線,自己找時間挑人少的時候,自己去享受就好

我假日也不騎河濱,或單車熱門景點
你煞的住,但有智障煞不住
你小心,會有智障不小心

最近看到一個影片
三寶超可怕


我用過五種不同廠牌碟煞系統
shimano
juintech
magura
trp
hope
價差很大
但性能差距不大
比較有感的是高級的卡鉗和煞把
無效範圍比較小,也比較線性
現在用的hope rx4+他是四活塞
兩大兩小
煞車時,小的會先推出去


我騎碟煞車超過六萬公里了
我車子都是自己組裝,調整,保養,維修

碟煞系統沒出過任何問題
我也幾乎沒有對他們做甚麼保養
都是丟著,注意換來另時間就好
也不會刻意去清潔來另和碟盤

用最久的是shimano m365後煞
juin db1前煞
這兩個三萬公里沒換過油
制動效果也沒打折扣
JW75
我自己用Shimano的雙活塞卡鉗已經覺得煞車不管手感或制動力都很好用了;小緯大這個四活塞的看起來更威,霸氣外溢殺氣十足。
eric62
去年買車前本來想直接用hope rx4+,後來訂車時忘記了就直接用8170原廠卡鉗
3iron wrote:
廢老接受不了時代轉變...(恕刪)


更早之前還在戰高階鋁車跟低階碳車...老車友真的都不太能接受新東西

不說了..等等鋁車派又要出來戰了
june-sue
有考慮跟小偉哥當結拜兄弟嗎,為了嘴C夾不惜一竿子打翻另外一群人[這我不行]
小緯0510 wrote:
不管甚麼煞下坡慢慢騎...(恕刪)


影片感覺是沒看路....兩邊都覺得對方會讓吧

這跟煞車就沒什麼關係了

不管C夾還是碟煞 甚至是鼓煞跟V夾

不看路的狀況下只要有人偏掉就會撞吧
junchen1031
假日河濱我都只騎早上~小孩比較少~然後還好我本身也騎不快 大約25~30以內 除非順風才會更快~但只要看到有人一定要先降速~
XPatient
自行車道都被一堆不是騎自行車的人當自己家客廳了,每次看到都覺的莫名其妙,遇過遛狗超長牽繩簡直絆馬索==,河濱只能挑時間挑時段騎,別跟自己過不去。
小緯0510 wrote:
最近看到一個影片
三寶超可怕

對面直路無阻礙莫名跨線逆向肯定是三寶
但拍攝車同向後方車隊也是警覺性不夠
在會車情況下依然高速超越拍攝車
沒有替自己爭取安全緩衝反應時間

河濱自行車道確實到處是三寶
但說實在的
那些在河濱車道照樣集團競速跟車的車隊
就沒甚麼資格說別人三寶了
因為他們本身往往也是惡劣的三寶猴
Ravenclaw
其實在河濱我最討厭的就是那種覺得自己技術高超,不管對向是否有潛在危險依然拼命超車的人。
zakkwang
其實大多時候只是別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避讓,不是他們技術高超,畢竟為這種三寶猴搞得不愉快甚至受傷划不來
裝備差異是要比較才有的,
好的東西就是好的,
這點無庸置疑,
人類會發展就是憑藉追求與探索,
但平庸的東西也並非不堪使用,
東西好壞並無對立面。

有時候說到裝備,
我就覺得跟電腦很像,
我現在還在用775腳位4核的桌機,
平日只上網追劇等輕量用途,
搭了一張1660的顯卡,
輕鬆硬解4K影片,
那現在14代U那麼強大我是不是要更換呢?
我從12代就想換了,
但仔細想想對於我平日使用體驗能有所提升嗎?
如果只滿足心靈需求那何必換。

同理使用者優先,
每個人騎車的習慣不同,
能力也不同,
喜好也不同,
那裝備等級只要能滿足使用者本人,
那就是好裝備不是嗎?
3iron wrote:
廢老接受不了時代轉變...(恕刪)



你可能也接受不了連變速.煞車都沒有蓮花場地單速車,比你看到一堆檯面上的頂車還貴,還優秀。

很多人因為自己用了就自我感覺良好,而失去判斷力,腦補
性能

碟煞歷史也很悠久了,公路車難道落後登山車20年?

你說過去UCI限制了碟煞的發展,現在何嘗不是限制C夾的發展

空力風洞多久的歷史了,車廠近幾年才想到要空力?
這跟音響的發展很像,總有認為改變=更好
雖然科技在進步,但是早就熟爛的東西....就是在擠牙膏而已,如果創新能更好賣,甚至可能倒退走

你認為的低階,人家十幾萬的框當消耗品磨

你認為的尊爵不凡,幾毛的來令.碟盤保養那邊唉唉叫

其實也都是你認為而已,每種車都有適合的使用場景,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

你看到單速車會覺得窮鬼買不起變速嗎?買不起碟煞嗎
難道不是使用需求場景不需要變速跟碟煞嗎?
器材當然也有所謂的性能過剩,就像你體重低或許就不用超高剛性的產品

人家的使用場景C夾就夠用了,腦袋壞掉去增重換碟煞?

被廠商市場洗腦的車友其實就跟小粉紅一樣,領導說什麼都對,沒有思考判別能力

現在tour 評比最空力的車是小廠牌2021的車屌打各大廠2024新車,重量只重了1kg,各環賽大廠技術是不是落後這家3-5年???


下坡快,干煞車什麼事,不煞車才會快好不
.下坡快煞車用來減速的,碟煞優勢用來煞停的...

1/2988
june-sue
真的,說的多好煞多好煞,結果下坡整群跟活動路障一樣,真是搞笑[偷笑]
eric62
下山那麼快那放幾張strava下山區間紀錄吧
heaven168 wrote:
其實二種都試試看,才...(恕刪)


給 Heaven 大一個大大的讚,面對那些個性怪異隨便開噴自以為是的人仍然保持理性回應,五分奉上
自己喜歡啥就用啥,隨便開噴真是令人厭惡
Vincent 7150 wrote:
給 Heaven 大...(恕刪)

一個自稱diy15年經驗的人
組車都自己組的人
換了設備短時間內連續故障

我個人是覺得不合常理
如果是店家賣的,店家組的
我認為應該公布店家,因為店家技術有問題
並且店家要負責

之前還看過一個網路照片
新的shimano煞把裡面有橄欖頭沒拿出來
然後安裝時,又再加上橄欖頭
硬鎖
這樣能密合才怪,不漏油才怪

如果是自己組的
碟煞車組裝,卡鉗灌油,有一定的程序跟方法
油品也有分礦物油跟dot油,不互通,不能用錯
用錯油封會腐蝕,導致漏油

只要活塞沒復位導致容積加大,又把油灌滿,下次換來另時
強行復位活塞,油沒地方跑
自然爆油封導致漏油

油針,橄欖頭沒裝好沒鎖好,也一樣會有漏油風險

其實灌油排氣沒有技術可言
一般人弄個兩次就能行雲流水

一套灌油設備119元含兩瓶油
一瓶油可以灌2-3台車沒問題

然後一個diy 15年經驗的人
要去給別人灌油砍兩次工錢
我認為不合理
我diy年資遠低於他,看了都覺得無言

網路發言都可受公評

有些人講話都挑對自己有利的講,和自己好惡來講
這很正常,但是必須客觀
小緯0510 wrote:
一個自稱diy15年...(恕刪)


小緯哥,長期潛水的我看過你的不少文章,在公路車討論區也經常看到你的回文
你騎車的能力、完善的數據、對平把的堅持......這些都很好
熱心分享經驗,對於新手提問也耐心回覆,這些更是值得尊重
但是對於跟你看法不同的車友,實在沒必要在用字遣詞上面這麼嗆
連我這樣旁邊吃瓜的車友看了都不舒服,那當事人呢?

騎車是快樂的事,從1987年我買了第一台捷安特公路車開始,這個興趣一直持續到現在
因為對一件讓彼此都快樂的事有部分看法不一樣就針鋒相對甚至嗤之以鼻,不合適吧?

碟剎C夾這種問題應該大部分車友都看到膩了......

我就是那種擔心以後買不到一級C夾車而趕緊買入末代一級框煞的車友
所有優點缺點大家都講完了,就不再贅述

很多車友說框煞不適合騎大山、下長坡、下陡坡
這種說法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也不是對於所有車友都適用
我騎車只往山上跑,除了北高雙塔之外,幾乎不騎平路
山上空氣好、風景好、人少車少不用跟公車、摩托車爭道
幾十年來並不覺得框煞是困擾,使用碳框超過二十年也沒有燒框過
但是我也認同油碟更省力、更線性、提升安全性

重點是每一位車友的習慣、喜好、條件都不一樣
實在不需要把個人想法強加在其他車友身上

放上幾張我的車上山的照片,省得等等被說只出一張嘴




















anygod
想請教突然山上下雨,下山怎麼煞的? 我有次只在河濱,突然暴雨,我就已經發現煞不住,我也是喜歡C夾(Madone 9.0, C夾末代車)
Vincent 7150 wrote:
小緯哥,長期潛水的我...(恕刪)

我還是那句話
我發言可受公評

我針對網友發文,我對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提出我的看法
並且詳述我自己親身的經歷
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基於我對網友文章,文字上的敘述,或許有誤解

但討論區的用意,就是大家互相
交流
測試
除錯

如果該網友,覺得我有講錯有什麼
可以詳述事情原委,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如果我有誤會他,我道歉都ok

如果你覺得這樣
是個性怪異,隨便亂噴
我也無話可說

我覺得
既然要討論
就真的要客觀一點
有些人到底是來討論的,還是來黑的
以我自己這麼長時間以及數種不同廠牌的使用經驗中
我覺得遇到這種事情根本不合理

你也可以針對你覺得我講不對的地方
提出來指教
說不定我自己有自己的盲點沒有發現

在論壇上看文的人
也是良性進步
Vincent 7150
我說亂開噴的並非針對你,這個討論串裡面有幾位菜比巴的,把喜歡框煞的車友都歸類為老殘窮的那些傻子,我連留言罵他都懶。。也許我們騎遍台灣各大山林的時候這些小猴子還沒出生,實在沒力氣跟這樣的井底之蛙浪費時間
拉拉補給讚
所謂的尊重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著別人情緒勒索,正所謂聖母般的情勒。 最近不就一個情勒失敗就暴揍的聖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