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owerway輪組使用心得V.S鑫元鴻XERO R7

小弟第一次發表輪組心得.如果用詞表傳達不佳.請多多見諒
首先小弟騎過AXMAN奧運車(測試上坡抽車)大概知道大家說的剛性.硬...是怎麼回事
之前用的是XERO R7其實這輪組算是不錯的.非常超值.只是爬坡的時候感覺比較累.
目前用的是powerway輪組.平路.下坡跟R7差異非常有限.甚至應該說相同.
身為小板輪的powerway輪組竟然沒有在慣性上贏過R7(有可能是R7比較重100公克)

但是奇怪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小弟這三天都爬一樣的路線(都是台中中科水塔波)
用R7爬的時候.到達終點是有點吃力的
用powerway爬的第一天.感覺可能是當天體力.呼吸節奏可能調節比較順
但是今天睡眠不足.再去爬...依舊輕鬆爬到終點也不太喘.這就神奇啦

個人推測.應該是輪組剛性比R7好.比R7硬.動能損失少?
原來不打算推薦商品的...powerway輪組讓我破例好了.真心推薦給預算在10000以下的車友
想看更多心得.請到JESON的家
秤子kevinwang wrote:
小弟第一次發表輪組心...(恕刪)


powerway輪組的價格跟XERO R7一樣嗎?
畢竟R7只是個3600元的輪組
秤子kevinwang wrote:
目前用的是powerway輪組.平路.下坡跟R7差異非常有限.甚至應該說相同.
身為小板輪的powerway輪組竟然沒有在慣性上贏過R7(有可能是R7比較重100公克)

但是奇怪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小弟這三天都爬一樣的路線(都是台中中科水塔波)
用R7爬的時候.到達終點是有點吃力的
用powerway爬的第一天.感覺可能是當天體力.呼吸節奏可能調節比較順
但是今天睡眠不足.再去爬...依舊輕鬆爬到終點也不太喘.這就神奇啦

個人推測.應該是輪組剛性比R7好.比R7硬.動能損失少?...(恕刪)


我覺得輪組的差異性是否在一上車那一刻就可以感受到(硬,軟,輕快.....)
以爬坡狀況來看,有時當天的體力狀況,呼吸調節,睡眠狀況.......等都會有影響

就以我來說,跟你一樣常常去的中科水塔,每次去喘的狀況都不同(因為我並沒有刻意在調整騎車的節奏),有時輕輕鬆鬆上去,有時就喘到不行

上次我騎5630去,已經踩的快爆心跳了,還是被你海放........
aman001 wrote:
我覺得輪組的差異性是...(恕刪)

我老婆已經著了單車的道..她要天天騎了.
所以如果你有休假.5點15就自動出現在火雞肉飯吧
昨天我1點才睡.4點30被她挖起來晨騎...(她愛上騎車也是我拖她下水的.我自己的果報)
明天再看看是不是機率的關係.不然這兩天騎powerway感覺都蠻輕鬆就上去了
攝影&單車日誌: http://tw.myblog.yahoo.com/kevinwang-bikelife
wildeny wrote:
powerway輪組...(恕刪)

價差約2.5K
因為聽說萬圓以下的輪組都差不多.
所以好奇做個對照
攝影&單車日誌: http://tw.myblog.yahoo.com/kevinwang-bikelife
萬元以下差異大的有很多輪組 還好當時沒下手買這組

恭喜您入手好輪組喔~
顏色很配很殺阿~

純分享~
如果爬坡的話 R7 是20mm框高(我沒記錯的話...)
低速慣性肯定低框好~ 因為輕鬆~

但是爬坡如果時速 15-20 以上帶動上慣性的話~
PW 的框性能就出來了~
畢竟XR-300的框 今年有得到台灣最高品質獎!

抽車也比較剛強!
平路 25KM 下我認為20mm的框比較容易加速
但是30KM 以上要再加速就比較辛苦了~

30MM的框 20KM 以下都比較拖重...
25KM以上管姓出來回轉速不用過高~
在加速的能力也比20mm框好~

鐵馬拜客 好像5月份有測試 20mm登山匡 的A牌 和跑牌30mm測試
還有測試數據~

通常硬朗的框爬山消耗的功率比較低~
我看應該是這樣讓您比較不喘~

不過我的好友超PW輪組1000KM後....
他說下坡有驚人的改變.........
上坡也 嘿嘿嘿~

平路相同時速滑行 (比對車款 FUJI頂級車 SL1 雷諾版輪 )
滑行距離比他強~
等您慢慢體會測試啦~

以上純分享....
最新騎乘心得

昨晚爬望高寮.今天早上去爬中科坡.再加碼爬望高寮..覺得也是爬得輕鬆
如果不是我體能瞬間進步.應該就是輪組的關係了吧.
很想把原來的輪組換回來再爬看看...可是我很懶了...
攝影&單車日誌: http://tw.myblog.yahoo.com/kevinwang-bikelif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