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我現在的車是TCR Composite 1與Fuji Roubaix黑黃,
Roubaix水平車架平路與下坡真的很穩,也不會太震,上坡踩踏力道比TCR C1輸出更直接!
C1則是路感較模糊,可能這就是所謂碳纖的吸震能力吧!
最近有買鋼管車的念頭,想請教有騎過TCR Composite與鋼管車的前輩可否為我解惑:
鋼管車的Q路感會比C1還要吸震舒服嗎?
如果鋼管車吸震程度更好的話,是否就犧牲了加速性能?
看上的車款是Starbike的S980與KHS club2000或GIOS AIRONE,
S980廣告打的是既輕又兼具舒適的鋼材車架,
但我印象中鋼管車若輕到與碳纖車相當的重量,不是會失去鋼管Q彈的特性嗎?譬如可樂果的鋼管...
由於S980管材抽得較薄較輕,怕買來沒舒適感之外還比C1硬,就不是我想要的感覺了。
如果鋼管車舒適程度沒TCR Composite好的話,可能就打消買鋼管車的計畫了。

照片是屏東賽嘉滑翔翼場
請問TCR COMPOSITE與鋼管車的比較
請問TCR COMPOSITE與鋼管車的比較
對車子不是很了解.不過我最近也是看上Starbike的S980.
一衝動之下就去定了這台Starbike的S980.
看上他的原因是以4.1k的價位很難找到有8kg以下含SRAM RIVAL全套.
拍賣看到的不是超過這價位就是重量超過8kg.
TCR Composite 1與Fuji Roubaix,Starbike的S980與KHS club2000或GIOS AIRONE?

想這麼多不如親自騎才準,各借一台高速去壓減速條就知道哪台加速最快,操控跟舒適度最好了
鋼管車就是騎品味的,外型看喜歡就好,對於性能別想太多
yoroshiku wrote:
鋼管車就是騎品味的,外型看喜歡就好,對於性能別想太多...恕刪)


這種事最好不要先入為主,15萬的碳纖車會比5萬的鋼管車性能好沒錯,但6,7萬的碳纖車跟5萬的鋼管車相較呢? 那要比過才知道...

很多低階碳纖車,"賞味期限"不到一年就軟了,爬坡反而完全跟不上輕量化鋼管車,碳纖車想脫手也沒人敢要,那還真的別想太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