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騎過小折,現在想換公路車來騎看看,
目前有兩種二手車選擇,兩者價差約五千
用途為大部分平地,部份山路
1.2010 TCR3有改CT盤
2.2014 Defy 3
大家的選擇會是甚麼? 謝謝!
另外一個就是日後脫手的部分


jeff0614 wrote:
1.2010 TCR3有改CT盤
2014 年的 DEFY3 應該比較少了,我是騎這輛,都騎山路慢慢爬。

你這兩個選項我會選 DEFY3 啦~
jeff0614 wrote:
之前只騎過小折,現在...(恕刪)
配備: 相機:Nikon FM2 & Nikon D70s & Konica S4 AUTO
我有 2014 Defy3. 也是從小摺過來不久

優點大家都知道. 3 大盤....etc.

現在練車中, 慢慢的爬坡鍛鍊腳力.

後來研究了一下 Defy 的上位款式 ( Adv , slr ...etc.) 全部都沒用 3 大盤
而且飛輪還是 28T 而已. 意思是 說, 腿力要練到不用最輕的兩個齒比, 才能升級車子.

我心想, 這不合理. 很多新手一次就攻頂的, 腿力哪有一次就到位的..
用力 Google 了一下, 知道了輪組也是很關鍵的.
好的低框爬坡輪組, 可以往上提升一個檔位.
而好的輪組, 像是跑0 , 比整台 Defy3 還貴.

就看你, 想直接用好的輪組開始帥氣的省力的練習. 就像放棄小摺, 改公路車那樣

還是用入門的 Defy3 委屈的在上坡上氣喘吁吁地被刷卡, 直到腿力三級跳後, 才能揚眉吐氣.


簡單的說, 財力夠, 建議一次就買好一點的車
體力夠, 就入門車慢慢練.

再來, 就是 TCR 這種號稱登山專門與 Defy 這種舒適專長的分別.
除了車架上 TCR 較趴 ( 上管長了 0.5cm)
Defy 可能在減震有加強.減震會比較舒適, 也會抵消上坡時的出力. (所以登山車爬坡時都建議把避震調到最硬.)

這部分, Giant 寫的語焉不詳. 我是從美利達的 ride 系列和 Scultura 的比較中得到的結論
這兩台車車架幾何幾乎都一樣. 只有前叉略有不同, 所以角度差了 0.5度
如果看美利達的介紹, ride 多了所謂彈性前叉, 生化纖維減振配方的 feature, 加上飛輪 32T 與 28T 的差異, 就分為舒適型與爬坡型兩種車架了. 我想騎起來的差異應該有限吧 ( 除了肉腳對飛輪感受會很大之外)

所以看塗裝的喜好也是不錯的選擇.


jeff0614 wrote:
之前只騎過小折,現在...(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