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目前是使用友人借的2012 Mavic Ksyrium SL,使用至今已半年多整體表現都很滿意也沒什麼問題,但畢竟輪組不是自己的所以最近有在物色新輪組目前預算內的名單如下,我的騎乘路線山路平地比單趟大約是6/4,或5/5(觀音山,中社,風櫃,冷水坑,八拉卡)因為這兩個年份的輪組價格上有差,想問問板上大大2012的Ksyrium SL和2016的Ksyrium Pro SL或Exalith SL如在同輸出功率和迴轉數下性能差異是否比2012年版的有明顯差異?因為2012年版的配色跟我目前的車比較配2015 TCR SLR2,但畢竟是舊年份的輪組,所以還在猶豫該如何選請板上大大的使用心得和建議 謝謝
2012 Mavic Ksyrium SL (目前使用)價格較低
2016 Mavic Ksyrium Pro SL
2016 Mavic Ksyrium Pro Exalith SL
2016 Mavic R-sys SLR (純爬坡)目前只有參考
CCL1980 wrote:
小弟目前是使用友人...(恕刪)
以個人使用過 mavkc ksyrium sl, mavic ksyrium elight, giant p-slr, dura ace c24, zipp 404, 等輪組。
個人覺得爬坡最大的問題是人。爬坡輪是在使用者本身肌力不足下容易驅動輪子前進,通常是比較輕但強度比較弱且平路很難超過35km/hr。
然後有練車比換輪組差異更大。沒練車,給你輪王lightweight也是定杆或牽車。還不如掛大飛輪32t。
個人會建議直上40或50框高的板輪專攻平路,原本的輪組當爬坡輪。
這樣升級比較有感。高階鋁框後來對我來說就是不上不下。
萬用輪組的概念適合在你真的只有一組輪子且手上沒其他輪組。
其實現在原廠出來的輪子順暢度不會差太多,只是重一點。
個人經驗,供您參考。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這次使用的輪組是MOPA Challenger 45mm外胎配置為後輪C25前輪C23框重1180g,應該比之前的MAVIC SL爬坡輪輕了一點平地靜止起步時會比較拖可以搭配抽車拉一下迴轉,但當轉速帶起來後明顯感覺到有被推著走很容易維持在35km以上,不像SL只要一沒踩速度就掉很快,尤其當天到雲林後有一段小順風均速還可以帶到50~55km間這是之前爬坡輪都沒有的感受!爬坡部分目前只有去爬過八拉卡,觀音山(凌雲路和崩山巷),感覺板輪在處理7%以下的坡反應比SL爬坡輪快而8%以上就會明顯感覺到拖了,但只要腿力夠或能維持住迴轉速速度還是不難帶起來騎八拉卡時甚至還破PR快了1分多,雖然我只騎過一種板輪結論不見得非常客觀,但整體來說騎乘感覺都很正面只要腿力夠,難怪有大大說換了板輪就回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