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Eddy Merckx 這個品牌最輝煌的時刻,依照時間順序分別有"7-11車隊“與”MOTOROLA車隊“騎乘Eddy Merckx 牌車輛在各大賽中奪得佳績.

說到90年代的”MOTOROLA車隊“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Lance Armstrong~1993年他可是騎乘著Eddy Merckx奪下世界冠軍頭銜(此頭銜並沒有因為禁藥事件被剝奪)由於Lance Armstrong的體型並不是輕量級(當年官方數據:177cm/75kg)所以他奪下世界冠軍的車輛也不是輕量級的車種,而是90年代有名的強壯管材(至今也是最粗壯)Columbus MAX異徑管.



而說到Columbus MAX管就一定會提到Eddy Merckx MX Leader ,雖然他的上管與後上叉(三根)不是用Columbus MAX(上管是用Columbus MINI MAX)因為Eddy Merckx認為整台車架中上管與後上叉的影響較小,寧用輕量(管徑較小)的代替,所以車架上也不是Columbus MAX的貼紙,而是Columbus MXL(MX Leader ),但是就算如此Eddy Merckx MX Leader車架加前叉的重量也到達2.8公斤之譜(55cm).
就如同小弟標題所寫的:重量級車手鋼管最佳選擇.因為同樣管徑大小的車輛(鋼管車)尺寸大小不同的情況下,大車架鋼性一定比較差(這是物理不可抗拒)所以管徑加大對於剛性一定有幫助,尤其是80公斤以上的車友.而以小弟而言車架的強度比起重量更加重要(試想一個輕量輪組但是很軟,趴坡跟重量稍重但是不軟的輪組比起來,那個省力)但是體重低於70公斤的車友應該就會覺得不好駕馭太重了,因為就像一個60公斤的車友一定不像體重超過80公斤的車友那麼明顯知道輪子軟不軟一樣.
而為何說“最後”這兩個字?因為在1994之後Lug的製車方式逐漸式微.之後都是Tig車與碳車的天下了。










今天晚上騎著Eddy Merckx MX Leader 來到烘爐地,一切有關於此車的謠言嘎然而止。有人說這台車很好騎,有人說這來車很難騎,其實看你用什麼角度來看,如果你是騎慣鋼管車的人你會不習慣它,如果你之前騎的是碳纖維腳踏車或是鋁車,你會非常愛它。因為它非常的硬,其實簡單來說就像是複合式車架(前叉後叉碳纖維車架本身是鋁合金),五通很硬幾乎沒有回饋,所以騎慣鋼管車的人很難抓節奏,但是平地騎乘又有Q度(過減震條很明顯)總之是適合體重稍重,肌肉量稍微足夠的人(尤其上半身、因為爬坡需要拽它),體重輕又習慣用高迴轉騎乘的人就不適合它了(大腳重踩爽度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