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自從台灣GIANT在04/08發表第九代TCR至今相隔3個月,筆者觀察到台灣車友對於此次TCR的評價,正反各有不同面向的見解,比較可惜的是就技術面大家探討比較少,此篇我們將會針對上回沒提到的技術面多做著墨,我們也會提供一些拙見讓想換車的車友做為參考,如果上一篇你還沒Follow到請點選這裡→車架技術篇(一):2021 GIANT The All New TCR 新車發表 (MY21)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1997年GIANT推出的第一代TCR,為壓縮車架(Total Compact Road)的始祖,1998年Team ONCE使用了當年的TCR參加環法自行車賽,正式展開TCR傳奇的序幕,歷經23年TCR不斷進化,豈是你我三言兩語能講完,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以下為筆者對於New TCR車架技術篇(二)的剖析。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上一篇我們有提到,第九代TCR的誕生,明確的定位就是:The Total Race Bike全能型競賽戰駒,TCR設計團隊的初衷就是要全面提升TCR這四大特點:1.爬坡優異能力 2.下坡穩定操控 3.衝刺時加速度 4.優化空氣力學;在如此全面的第九代New TCR身上我們針對三項指標來看。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1.頂級效率:整車踩踏剛性/重量比
- 傳奇壓縮車架
- 同級車中最短RC405mm
- 頂級碳纖材料及先進碳纖製造工藝
- 橢圓截面設計
- 全車零組件重設計
- 真實風洞測試
- 同級車最高的前叉剛性→有感提升
- 貫穿軸碟煞、無內胎和最大32mm胎寬
- 全新人體工學車手及龍頭
- New Fleet系列座墊
- CADEX & New SLR 1、2碳纖輪組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關於New TCR的關鍵性能:頂級效率
在壓縮車架技術中,New TCR擁有同級最短軸距(RC) 405mm,對結構力學有點認知的車友大多知道,當後下叉RC愈短,騎乘者力量的傳遞會更直接,這也是讓TCR傳動效率更好,起步更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一併提供各家RC資料:
- Trek Emonda : 410-413mm (僅供參考)
- Specialized Tarmac: 410mm (僅供參考)
- Cannondale super six: 408mm (僅供參考)
- Scott Addict: 410mm (僅供參考)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當車友們在討論New TCR或其他品牌車架性能、剛性時,大多會依據成車上的零件,包含變速、輪組、龍頭、把手......等等,整體做比較,但鮮少以「車架設計製程」作探討,全新New TCR關鍵性能,其實就在車架製程上,GIANT團隊工程師、包含車架設計、零件開發設計、塗裝設計、風洞測試.......等等,GIANT官方表示,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New TCR的精準駕馭和操控性能再次提升到全新的境界,而這個改變是要讓你真的有感。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那車架製程上,GIANT團隊工程師下了那些功夫,從全球官網New TCR的介紹上不難發現端倪,包含三項重要製程技術:尖端複合材料、雷射切割、AI碳纖積層科技及精準碳布貼合。
尖端複合材料
- 全新New TCR根據筆者側面了解,目前僅知道是採用GIANT最新款碳纖布料,並在巨大集團內部複合材料碳纖工廠中製造,再搭配奈米級科技樹酯,使新一代TCR重量更輕剛性更好。
- 前幾代TCR車架,都是仰賴機械加工碳纖貼合技術,但2020年起的New TCR全面使用新的雷射切割技術來切割碳纖布,這將使碳纖布用料更小,切割更精準,而使車架成品結構的總重量更輕。
- 巨大集團近年來採購全新的機械手臂來貼合碳纖布,該技術用於車架和前叉許多轉折或較難貼合的區域,以機械手臂來操作,在車架上150個複雜的區域都能精確貼合,這一來完全大大減輕整體車架和前叉的重量,再來是最後一道程序「輕透塗」,可以再減少車架重量65g。以下圖片就是說明製程上的重大突破 ↓↓↓

圖片說明:(GIANT BICYCLE)https://www.giant-bicycles.com/global/tcr
TCR ADVANCED SL 頂級車架科技:
2020年起的New TCR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除了筆者上述提到製程的進化,你一定會納悶,那New TCR到底碳纖布料有沒有提升,答案是相當肯定的,筆者針對這部分又再次求證GIANT TAIWAN,以下四點可以說明,MY21 New TCR的碳纖材料與奈米樹酯的技術,整理重點如下。
- MY2021 New TCR採用最頂級碳纖維材料。
- Carbon Nanotube Technology (CNT)奈米科技樹酯增加14%的抗衝擊能力。
- ISP一體式碳纖整合座管,採用特殊工法,使重量更輕但結構更堅固。
- 連續纖維技術,以更大面積的碳纖布來組成前三角結構,碳纖布用的片數減少,可有效減輕重量。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筆者就用圖表的方式,比較一下前一代TCR與New TCR,製程上的轉變後,所產生的差異,全新第九代New TCR在車架上比前一代輕-53克,前叉輕-1克,車架零件輕-22克,塗裝輕-65克,整體加總約輕-140克。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如果取其他高階競品來比較呢?我們就以Specialized S-Works Tarmac Disc、
Trek Emonda SLR Disc、Cervelo R5 Disc來看看,Specialized S-Works Tarmac Disc車架組重量是1371g(比New TCR 重+105g),Trek Emonda SLR Disc((比New TCR 輕-17g),Cervelo R5 Disc(比New TCR 重+322g)。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傳動剛性比(效率)比較: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關於New TCR關鍵性能:頂級空力
想要成為全能公路競賽戰駒,爬坡能力也要優化,空氣力學當然也要優化,從這點設計團隊就將管型做了重大改變,New TCR全車採空力管型,橢圓截面設計,什麼是橢圓截面設計,以下圖片,可以幫助您更一目了然。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關於New TCR的關鍵性能:頂級操控
在New TCR發表後,筆者也實際去參加了官辦New TCR試乘會,在試乘會中我的試乘重點其中有一項就是「前叉剛性」,New TCR全新的碳纖維前叉扭轉剛性比競爭車種強上35%,而更寬的車架和前叉間隙能容納到32mm,這使得TCR能順應各種路況及不同賽事需求。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單純只看筆者的說明,比較難理解到底有多寬,建議大家實際到門市走一遭,讓專業的店家為你說明,這次New TCR的胎寬容許到32mm,其實是來自GIANT所贊助一級職業車隊CCC-TEAM選手的回饋,這不僅大幅增加New TCR對不同路況的征服能力,在一級職業車隊賽事中,必須時常應付不同路段、不同國家、不同地形,第九代New TCR才會如此設計。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New SLR 1、2碳纖輪組:
在輪組的部分,2020年新增了New SLR 1、2碳纖輪組,採用GIANT自行研發低阻力花鼓,下一篇我們會專門介紹New SLR 1、2碳纖輪組,在最高階的GIANT TCR Advanced SL 0 Disc是搭配CADEX Disc 42mm碳纖輪組,TCR Advanced SL 1 DISC、TCR Advanced SL 2-KOM、TCR Advanced PRO 0 DISC-KOM、TCR Advanced PRO 1 DISC-KOM,以上都是搭配New SLR 1碳纖輪組,在下一篇New TCR零件技術篇,筆者會有更多碳纖輪組的詳細介紹。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New handlebar碳纖把手:
New TCR車身每一個零件都令人驚豔,車把手從以往的D型,變成了新一代的橢圓型,除了舒適考量,當然也有空力考量,在下一篇New TCR零件技術篇,我們當然也會有車把手更詳細的介紹。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Nwe Fleet和Approach坐墊:
再來是坐墊,這次連帶發表的Fleet、Approach坐墊,分別為Fleet SLR(碳弓/9mm)
、Fleet SL(不鏽鋼弓/7mm),Fleet坐墊應用的是GIANT最新的Rebound發泡科技,擁有理想的發泡密度,及超輕量、高回彈兩大特點能提供屁屁長時間良好的支撐性,當然,在下一篇New TCR零件技術篇,也會有坐墊的介紹。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New Contact SLR 碳纖龍頭:
碳纖龍頭的部分,也是許多車友非常關注的一部分,跟隨New TCR一起上市的還有新的0度、10度和20度龍頭,相容性是OD1、OD2適用,0度龍頭:70/80/90/100/110/120mm,Contact SLR 10度龍頭:70/80/90/100/110/120/130/140mm,相容性OD1 & OD2,重量:123克(100mm)。Contact SLR 20度龍頭:120/130/140mm,也容性OD1 & OD2。當然下一篇New TCR零件技術篇,也會有龍頭的介紹。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MY21 New TCR 在ISP小箱中,有隨車附贈的座管束,內有標準版與加長版兩款,加長型座管束考量到坊間車有相當重視的Fitting,可增加車主可調範圍,這對於相當重視Fitting可是一大福音。

此篇「車架技術篇(二)」就先介紹到這裡,如果有不夠周全的,近日會持續更新上去。
(嚴正說明:本篇文章完全是本人自行分享,未收取任何商業收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CR Advanced SL 0 DISC:6,57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308,000

圖片來源:(單車誌FB)
↓TCR Advanced SL 1 DISC-KOM:6,9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198,0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SL 2-KOM:6,7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138,0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PRO 0 DISC-KOM:7,45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148,000

圖片來源:(單車誌FB)
↓TCR Advanced PRO 1 DISC-KOM:7,86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118,0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1 DISC-KOM:8,1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75,8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1 DISC-KOM:8,1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75,800 (7月上市新色)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2 DISC:8,5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62,8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1-KOM:8,05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 62,8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2:8,2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48,0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2:8,2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48,000 (7月上市新色)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TCR Advanced 3 DISC:8,900g (車架尺寸為M號不含踏板成車重量,僅供參考)
NT$48,000

照片來源:擷取自Giant Bicyc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