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繼上次購車已數個年頭
美利達 SCULTURA 4000 TW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市面上碟煞車款似乎已成單車界主流
不管在路上、或是油管(Youtube)裡,感覺看到C夾的比例似乎越來越少

且在這幾年裡單車界的科技日新月異
不僅電變技術下放(Shimano Di2 105)
甚至全車還能內走線讓美觀大幅升級

讓人很難不心動
於是讓二少爺有了購車的衝動
因此將碳纖維車架、電變、內走線、碟煞就列入篩選成車的要件

也因為看了板上前輩的文章
實測 |買30萬的車真有比較厲害嗎|便宜跟貴的公路車區別|貴的腳踏車值得嗎

考量二少爺自身能力有限(腿力、財力)
也不是追求極致的單車熱血車友
只是個在假日活動之餘+好天氣才會騎車的阿宅
因此不奢求高階車款,符合篩選要件的車款即可

因為愛台灣
所以一開始就鎖定本土單車大廠捷安特、美利達
於是挑出了這兩台(其實是自己感覺其他廠牌的購車管道相對複雜、麻煩)

捷安特 TCR Advanced 1 KOM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二者價位相當,規格也相當
雖然捷安特給的是無內胎輪胎
但個人覺得板輪的視覺效果感覺更厲害些
(預算問題,故更換輪組的事情暫時未列入清單)

本著如果騎不快,那就必須帥的選車準則
於是碳纖維車架、電變、內走線、碟煞就自動加上了板輪
可想而知接著荷包就像破洞一樣,用很長一段的生活費換來了本篇主角
SCULTURA 5000(25')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以下斯特拉5000用5000、斯特拉4000用4000做縮寫區分)

碳纖維車架(CF3)、電變(105)、全車內走線、油壓碟煞、VISION板輪
一次消費,全部擁有

CF3碳纖維車架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SHIMANO 105 Di2 電子變速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全車內走線,還附帶金屬車錶架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油壓碟煞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Vision TEAM 35 鋁合金板輪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剛牽到車時視覺覺得車架下管很細
但回家後仔細一看,除了一些幾何結構設定外
原來車架粗細程度跟4000幾乎一致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上圖為4000,黃色塗裝部分讓人視覺上對下管產生較粗壯的錯覺;下圖為5000,搭配美利達自家EXPERT SL 兩件式龍頭把手組讓整體視覺更顯精實)

所以看來黑色顯瘦這道理也適用於單車

本來有在想是否直接換裝美利達自家的Team SL一體把
讓把手處露出的一點點線也完全消失
但考量之後可能還是會在把手處夾裝攝影裝備
且聽到報價後果斷放棄(畢竟日子還是要過,總不能一點生活費都不留
讓我直接放下換上一體把這個念頭

剛好前幾天有空,雖巧遇寒流,想帥的衝動仍迫使自己趕緊衝一波來體驗看看
結果跟原本預料的差不多,畢竟規格上沒有明顯升級
同105變速
同CF3二級碳纖維車架
同全能車款
就二少爺《個人》覺得,舒適度、操控性能、加速表現等等,幾乎跟4000一樣
縱使後變5000 (25')是新款12速,4000是11速,但自己不常遇到齒比間不上不下的窘境。
(也可能跟自身騎乘強度不高有關)

不過騎乘後還是有明顯感受到不同之處
  1. 碟煞:遇長下坡,手按煞車非常輕鬆,相較C夾來說制動效果真的非常好
  2. 電變:當天在寒風刺骨手指凍到有點僵的情況下,電變真的是太方便了,手指頭變換檔位的行程不需太長,輕輕一點,立馬切換齒盤,滿滿科技感
雖說是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款式
也是有幾個問題必須客觀面對
  1. 如有騎乘長距離的規劃必須留意電變的電量
  2. 切換變速時少了點機械的儀式感(類似可變形玩具一鍵自動變形跟手動變形Fu就是不一樣)
  3. 碟盤蹭碟的問題似乎很常見
  4. 自行保養維護成本相對提升(費時、費工、費銀)

不過總的來說,SCULTURA 5000(25')在設計、性能和性價比上
二少爺自己覺得仍是相當給力
碳纖維車架、電變、全車內走線、油壓碟煞、板輪
一次消費,全部擁有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當天氣溫14度,準備爬坡上山就開始飄雨)

美利達 SCULTURA 5000 (25')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接著下山開始一路大雨到活動結束...

等之後天氣放晴且回溫後,再去試試板輪的巡航效果,不然這種天氣騎車手指真的太凍了...
主電池差不多2個月內一定要充電...
連碼表看Di2電量吧,我剩下50%就充了
neo741225
明白,感謝告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