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敗了一台takumi 801

但是爬坡的時候,我發覺我把檔位打到最輕,爬坡還是滿硬的。

應該是我腿力的關係

大盤52/39t
飛輪9速11-25t
 
後變 SHIMANO RD-4500SS <--這是短腿?中腿?還是長腿??
飛輪 SHIMANO CS-HG50-9,11-25T 9-S    


最輕檔位39/25=1.56

1.更換飛輪。請問TIAGRA最高可以支援到多少t的飛輪呢?

2.更換ct盤

可以麻煩提供一些意見嗎?
文章關鍵字
t9848108 wrote:
最近敗了一台taku...(恕刪)



1.
最明顯的方式是直接改3盤(中變得順便換) / ct 盤其次

2.
再來是改登山車飛輪11-34 + 登山車後變 (不能用公路車後變,長短都一樣)

3.
最不明顯可是花錢最少的是改 11-28 9速飛輪(公路車後變,不管長短腿,一定可以支援,而且不會有異音)
若真的腿力只差一點,是可以考慮這方案
請問你是爬什麼坡阿?坡度大概多少?
因為你是希望提昇爬坡能力,所以先以不換零件為前提,
單看齒比也不準,小徑車爬坡應該本來就輕鬆一點!
一開始應該找緩一點的坡練習,
前幾次爬也儘量以最輕檔爬,拉迴轉速爬坡,
慢慢地再循序漸進的挑戰難一點點的坡,
應該就會覺得自己有進步囉!
如果試行半個月仍然覺得沒有進步或是很累再來改也不遲~
我最近剛開始騎車一個多月,
前一個多禮拜都在爬聖人瀑布,一路也都是以最輕檔騎,
後來心血來潮去爬爬看中社,沒想到也還ok,
當然也是以最輕檔爬,
我一個禮拜大概騎兩到三次吧~
一個月來腿力也慢慢有進步了,中社也從21分進步到18分,
也慢慢能在不同坡度使用不同檔位配速,
希望以後可以更進步啦!
所以加油啦!多騎車就一定會進步的~
對了我是騎FCR,他有三盤就是了
不過還是提供你我這一個月來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我用最輕檔也覺得很硬!
後來也慢慢有改善,
所以提供你小小意見或許可以不用花錢就可以有進步喔~~
一起加油吧!

t9848108 wrote:
我發覺我把檔位打到最輕,爬坡還是滿硬的。


既然這樣..... 是不事先找緩波練習呢?

t9848108 wrote:
腿力的關係


據我這近兩年的研究, 這是可以慢慢增進的。

快速的話會很辛苦!



kevin910 wrote:
後來心血來潮去爬爬看中社,沒想到也還ok,
當然也是以最輕檔爬


大家也都是這樣....

最近三週我也去中社路練爬.... 只是換了車... F20W 換成稍微便宜一點的 好事多小折,....

也從 1:1 齒比爬上風貴嘴, 喘到不行, 到 接近兩年的現在 98.5.3 用 好事多小折 騎百拉卡, 過程也是很硬, 短期內我也不這樣玩了, 對我現在還是太太太硬了, 只是證實, 不管怎麼練騎都會有進步的....

改車決不是唯一方式....
我爬的坡我也不知道是多陡耶!!沒標示我也不清楚!

我只知道我爬上去,雖然沒落地,但是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很喘!腳很酸!

我知道應該是腳力的問題。只好多多練習嚕!

但是遇到更陡的坡,應該...........

所以才想改些什麼東西。

剛剛去Y拍看!最便宜的9速11~28t要$1100

39/28=1.39

比原來的齒比

39/25=1.56

還要小那摸一點點!!

有差別嗎?

還是乾脆改登山車用的飛輪跟後變,Y拍飛輪+DEORE後變大概$2000

改完之後跟TIAGRA會有不合的情況發生嗎?


改這樣有沒有差我是不知道...
不過可以先從便宜的改起也不錯~
了不起在換個三盤,
我看沒有上不去的坡啦!
不過我看你除了肌耐力不足外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心肺能力太差啦~
認真騎車一個月應該就會有大大的進步喔~
我覺得心肺能力進步的速度比肌耐力進步的速度還快
總而言之建議在騎個幾次看看,
再來決定改車的方向,因為不管怎麼改上坡還是很累
jimluogh wrote:
改車決不是唯一方式...(恕刪)


改車決不是唯一方式+1

力不從心別心急

那如果您騎公路車不就要CT盤+登山車飛輪?

想爬坡輕鬆就是多運動多爬坡

如果您對爬坡有興趣的話??

多爬他個很多次我想就比較能得心應手了



我想還是去換三盤比較實在
我是30速的,後面12~27
我剛騎車十天
才騎過一次三腳渡到淡水來回
就被抓去騎大道程到二子坪,邊登山邊想......後面為什麼不給我到34.......
最輕檔都還停過五次.....
不過完全沒有腳酸的問題
回踏數低於60就下來牽車走
你會腳酸一定是因為齒比太重傷腳
不過最近這三天我每天花30分鐘在家附近山坡練習不用最輕的齒比爬坡
現在已經進步到用前面第二盤對應後面第五盤上陡坡800米以上
相信下次登山著地下馬的次數會減少
去買個迴踏數功能的碼表吧
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目前腳力的狀況
可以依據迴踏數來作換檔跟休息的依據

t9848108 wrote:
最近敗了一台taku...(恕刪)


二樓大大的意見我不敢說不對!只是他是站在改裝供應者的角度去作思考!

其實就實際一點的觀點來看!
801的輪組還算OK
前面39對上後面25..其實稍微用力一踩!就會翹孤輪
所以這就不是踩不踩的動的問題!..而是你願不願意去踩
遇到坡就軟腳!...不逼自己去作強化的話!...什麼坡都會軟腳!...齒比變輕!只是踩得更久!..增加疲憊感

專心騎車才是王道!...

意志力!...可以讓你省不少錢
我講一下我的方法好了
我住在南勢角這邊的華新街109巷
本來就是陡坡
一開始騎平路,都是回家最累,去騎烏來還被海放,來回搞了快三小時
後來開始騎烘爐地,變盤還是變不好,爬兩次都在100公尺不到就放棄
又後來再繼續練腿力,除了長途高速和迴轉速都慢慢疊上去
某一天在去挑戰烘爐地
騎不上去就慢慢用之字用距離換取高度,不過這點要注意安全
成功一次後改成每天一趟烘爐地,然後慢慢改成直線上去,不走之字
還是用小盤慢慢龜~
龜完後開始降後變,從最大盤開始在慢慢往中盤變
看到一堆超勇腳都中間盤就上去了...還一天兩三趟...
騎習慣後就改騎烏來,沒那麼陡,不過長距離10幾公里,可以轉換一下心情
反正就是陡坡短距離跟緩坡長距離交叉練
我現在大概烏來上下一小時半,一口氣增進一半速度,不過還是離勇腳很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