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先聲明,圖片沒有很多,而且畫質不是頂好,所以會有些傷眼。

ORi的車架與人不同的地方是有鵝頸,非橫向折疊,外型上也比一般橫向折疊的車來的有質感。(至少與我家的Giant Chiron2跟愛爾蘭七相比是如此)

雖然之前有被人反應過後輪煞車有問題,但M8s的後輪一開始就是V夾了,煞車時的感覺也是蠻利落的。

M8s的大盤是48,後輪是12-25,這樣的齒比在都市裡已很夠用,所以我很喜歡騎著M8s優閒的在市區裡瞎逛或是採買。

我的M8s基本上沒啥改(因為這台在我的定位上本就是輕鬆騎),原廠的M8s折疊完也有推行功能,但是推的很不順,而且只能推不能拉,一個不小心還會讓前叉磨到,幾經思量後,我就加了貨架與擋泥板跟易行輪,以下就是加裝後的樣子。

M8s+易行輪側面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M8s+易行輪後面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M8s+易行輪折疊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裝上去之後推拉都十分平順,之後若是帶出去通勤坐大眾運輪工具會十分方便。
但是有兩條到後輪的走線有與地面KISS的疑慮,所以之後貨架前方的輪子會再換成大的易行輪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另外是騎車時若腳掌是外八的情況,則腳根容易去卡到貨架或貨架上的易行輪~這部份可能還得自行再調整姿勢。
----------------------------------------------------------------------------
接下來就是我的抱怨時時間了~~(也可以給之後想買M8s、M10s並加裝貨架的人做參考)

首先請大家看這些照片,下列照片出處是ORI管網
C8 classic官網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M9官網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C8 ECO官網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M8s官網照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請大家看他們的前輪擋泥板,是否有發現配貨架版本的擋泥板角度比無貨架板本還長?(這個前擋泥板的最主要功能是折疊完之後可輔助支撐重量,至於推行的功能依然是聊勝於無)
這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基本上是不會的。

但若是想把沒貨架版(例:M8s)加上貨架的話就會有影響了。因為前輪擋泥板的角度不同,所以加上擋泥板後,在折疊時會是站不穩的,而且原廠貨架的輪子太小,也是很難推行。

原本我會擔心加裝拜訪的易行輪後也仍會有此問題,還好並不會,真是好理加在。



再來是若只是想裝擋泥板的人,我覺得或許去找Dahon或其它廠的配件來試看看會較快。
因為ORi的擋泥板本身就是要搭配貨架來使用的。


所以M8s+貨架+後擋泥板+前擋泥板會有下列幾種組合
①M8s+貨架-->OK,但是折疊完會不平穩,除非把前擋泥板也換掉,但是換完可能也會推行不順,不如至接加上拜訪的易行輪
②M8s+後擋泥板--->後擋泥板需搭配貨架使用,似乎無獨立的後擋泥板
③M8s+貨架+後擋泥板-->同①


其實也不是換上拜訪的易行輪就一定ok,也有些眉角需說明,請看下列圖片

這是原廠貨架,可以看出他是把一個長條型的鋁架切斷再黏上一個☽的鋁架,而黏完後不見得會十分平整,所以就算上了輪子,也不見得這兩個輪子是完全平行,而這將是造成裝了易行輪之後但仍覺得無法順利轉動的主因。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再來說明一下拜訪的易行輪,一邊是曲面,一邊是平面,平的那面要朝內,曲面的那面要朝外。

這邊是易行輪的外側,建議在六角螺絲與易行輪的中間加上一個墊片,不然有可能會鎖太緊而不順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這邊是易行輪的內側,一樣建議在六角螺絲與易行輪的中間加上一個墊片,不然有可能會鎖太緊而不順
ORi M8s+拜訪的易行輪使用心得


以上就是我的實驗心得~

---------------------------------------------------------------------
補上其它心得:

M8s折疊時,因為需要把變速器盡量往內縮,所以我折疊前會讓後輪變的到最大,此時的檔位是1
再來是右腳那邊的踏板會在9點~12點鐘裡的方向,折疊起來才會順利。

擦車時要用細臘來擦,才會閃亮亮,我現在都是用slideway~



分析的很詳細噢^^

補充一下
易行輪 後方左右兩顆大輪子與支架中間的墊片
可以直接拿原廠小輪子上的墊片來用^^
原廠剛好小輪子附了四片墊片,剛剛好可以拿來給前後左右四顆輪子使用
沒錯,我後來就是拆原廠的墊片來用,

今日實測,在公車,電車上都很方便。
但要小心會隨著公車或火車的移動而讓m8s 跟著滑動

基本上是在平滑的地板最佳(廢話)
一堆瓷磚或不平穩的地方還是直接用抬的為佳
不然有可能會抖一抖前輪被震到掉下來

前輪因擋泥板碰不到地的關係,所以重心多少還是會有不平衡的情況,因此人工修正則是件很重要的事了

星野米勒 wrote:
沒錯,我後來就是拆原...(恕刪)



實際上縱使是m9
前擋泥板上的支撐架也是不會碰到地上
以我們安裝的經驗,除非是把手上裝的東西真的太多太重
不然是不至於偏一邊的


推行時我也建議拉高坐桿當操作杆
而非把手當操作杆
這樣過彎/閃地上不平整時,可以直接抬高小輪子(坐墊端)
利用大輪子做轉向避免貨架扶把撞擊地上
而且大輪子在人行道上也不容易卡到溝

(不建議將小輪子換大輪子喔,這樣會更容易被腳後跟踢到)
放在平地上時是不會傾倒。
但是當電車在行進時,就有可能了。

所以我都要用手把M8s給拉著,避免它因電車的加速或煞車而跌倒。
不過比起M8s跌倒,更多時候是被路過的人給踢到。(蠻心疼的~)

今天遇到最多的問題則是前輪沒卡緊,在推行的過程中掉了出來~
感覺凹槽那兩個十字螺絲不太好調。手邊工具太短,碰不到~~~~


但總的來說,依今天人潮如此洶湧的情況下,我還能順利的把M8s由台中帶到新竹,證明易行輪組幫了很大的忙。上星期還沒裝上易行輪的時候,則是要一直用手提著來前進,完全就是在練臂力,一點也不樂活嘛~

只是那種感覺有點像別人是在溜狗,我則是在溜小摺~~~


我本來就在擔心把小輪換成大易行輪後會更容易卡到腳,看來的確是如此。
要是能把輪子改成可再90度或180度收折就更讚囉~~~(天馬行空中~)


關於摺疊時的檔位 原廠是建議 放在3~5之間 (從小片開始算)折疊效果最佳
摺疊車的缺點就是摺疊後不好搬運
還有其他辦法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