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2009 DAHON 優惠車綜合討論(價格,疑難雜症等)" FunnyThing 禁止回文

IM918282 wrote:
小弟來插花一下,依圖...(恕刪)


'促銷'不就是有'庫存',''庫存''跟''不暢銷''是不是要劃上等號呢
恭喜發財 :p
a6mzro wrote:
回到您的問題,照片所聚焦的,似乎是:
1. 高低調整元件設計不良,常常一鬆開滑落造成座管刮傷或人員受傷
2. 座管材質與表面處理不耐刮,產生刮痕
3. 刻度標示不足不易判別常用座高

你點到重點了,第一點可以透過操作的習慣得到改善,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但第二點及第三點出現在Mu P24實在不應該,這車子之價格以Dahon所有產品系列來說,
算是中高價位了,這樣的設計真是很差,座管很容易卡到灰塵及砂礫,結果因為座管材質不夠硬,
造成座管的刮傷,這是讓人最難過的,反觀我的Santosa S350、E200這種情形比較不明顯。
再則我們看看Mu P24座管沒有高度標示,還請你想想折疊車的訴求就是攜帶方便,
往往座管的刻度有助於車友攜帶到目的組裝車輛後,可以立即調到平常騎乘的高度,
要是沒有這刻度顯示,車友必須Try and error找到騎乘高度,會造成騎乘上的不方便,
況且這部折疊腳踏車可能不只一個人騎,你要是有小孩、女王,那就不是透過操作習慣可以改善的了,
當然會有人想,我只要自己用筆作上記號即可,但你小孩兩條、你家女王一條(有可能還有小老婆再加一條),
整根座管上像不像是粗細不同的妊娠紋?要是能像VP-18一樣有整齊的刻度標示,
隨時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將座管調到正確的高度,那是否可以應驗一句話良好的設計可以使「User-Friendly」,
再看Dahon為何有的車子座管有高度標示,有的卻沒有?所以個人感覺Dahon的設計上不夠用心,
要是你有看過我之前的文章,你會知道2010年式之Mu P24因為塗裝的設計使得車子擦拭非常辛苦,
這也是設計不夠用心的地方,我們值得觀察的是,這Mu P24是否容易變黃?
目前我還不敢下結論,但我已經開始擔心了,相同的功能下,Dahon因為品牌價值(回應你LV之問題),
所以車價不算便宜,但你不覺得還是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呢?
IM918282 wrote:
小弟來插花一下,
依圖片看起來.
刮痕似乎是與坐管安全線平行.
表示刮痕極可能是因坐管安全線造成.
大大是說坐管安全線表面沒處理好造成刮痕?
至於小小刮痕的確會影響外觀.
但會影響使用安全嗎?
是每支2010年式Mu P24的座管坐管都會有這個現象嗎?

那個刮痕是因為砂礫造成的,個人感覺這刮痕應不至於影響使用安全,但看起來非常的不舒服,
我想2010年式Mu P24的座管應該都會有這個問題,大家在操作時千萬小心及放輕座管插拔的動作喔!
tonyliu551211 wrote:
那個刮痕是因為砂礫造...(恕刪)


那坐管是有點小問題,
但基本上坐管就算安全線及標示線是噴漆上去的.
也會因為砂礫坐管抽取造成刮痕.
至於坐管材質不夠硬.
那保養時上點印度神油看看會不會變硬...

哇緊酸...^^
tonyliu551211 wrote:
你點到重點了,第一點...(恕刪)


2010年式的座管是這樣!?

座管表面材質不耐刮一直是DAHON的缺點之一, 但依小弟個人的使用經驗, 對這支座管DAHON是有持續改進.
舉例而言, 08年打氣座管的氣嘴部分因為只有卡楯固定, 偶而會在車輛行進中掉落
09年式就增加彈力回壓頂住卡楯, 減少這種狀況
昨晚我去直營店, 看到的座管有一個螺紋旋入的塑膠蓋, 徹底杜絕這種意外, 而且每支均有明顯的刻度標示
但表面處理方式似乎依然一樣
這大概就是為何有的車子座管有高度標示,有的卻沒有
因為銷完庫存生產線才會用新品, 車店購買也可能買到以前的進貨

白色車原本就易髒, 用久了變黃...幾乎已是常態了
去年的LG MV小徑車的"消光白"恐怕更是我見過最慘的一種
P24在DAHON眼中只能算中價位, 看看它的等級就知道了, 大概也是最暢銷的一款
但不可否認, 不論等級高低, 只要掛上品牌, 代表的是車廠對自己的肯定
而購買的消費者也認同這廠牌的價值, 願意以相對的價格來取得商品


DAHON有進步, 只是趕不上車友們的期望速度
或許, 大家可以一起發揮網路的力量
讓DAHON知道除了定價和行銷手法, 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IM918282 wrote:
那坐管是有點小問題,
但基本上坐管就算安全線及標示線是噴漆上去的.
也會因為砂礫坐管抽取造成刮痕.
至於坐管材質不夠硬.
那保養時上點印度神油看看會不會變硬...

哇緊酸...^^

或許Dahon用心在折疊盒、折疊後的體積等,但這樣似乎不夠,因為這些技術很容易被其他廠商給追上,
就連我覺得Dahon對於打氣座管的設計有創意,偏偏VP-18座管打氣桶是美式氣嘴,輪胎配置的是法式氣嘴,
所以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來設計是否用心!
a6mzro wrote:
2010年式的座管是這樣!?
座管表面材質不耐刮一直是DAHON的缺點之一, 但依小弟個人的使用經驗, 對這支座管DAHON是有持續改進.
舉例而言, 08年打氣座管的氣嘴部分因為只有卡楯固定, 偶而會在車輛行進中掉落
09年式就增加彈力回壓頂住卡楯, 減少這種狀況
昨晚我去直營店, 看到的座管有一個螺紋旋入的塑膠蓋, 徹底杜絕這種意外, 而且每支均有明顯的刻度標示

不要遲疑,照片正是2010年式之Mu P24,該座管真的設計上很有問題,除了沒有刻度顯示外,
還非常容易刮傷,所以說你覺得這些設計OK嗎?

a6mzro wrote:
這大概就是為何有的車子座管有高度標示,有的卻沒有
因為銷完庫存生產線才會用新品, 車店購買也可能買到以前的進貨

一項產品的面市並非把客戶當試驗品(白老鼠),而應該在面市前充分的進行設計上的考量及試驗,
別忘了Dahon在經營的是品牌形象及價值,這些不當的作法只會讓這些品牌價值徹底破滅而已,
千萬別忘了Speed tt pro豎管的設計錯誤、Dahon各類車型的襯帶及輪框設計不良造成屢次的破胎,
我是希望大家能夠記取教訓啦!
a6mzro wrote:
白色車原本就易髒, 用久了變黃...幾乎已是常態了
去年的LG MV小徑車的"消光白"恐怕更是我見過最慘的一種
P24在DAHON眼中只能算中價位, 看看它的等級就知道了, 大概也是最暢銷的一款
但不可否認, 不論等級高低, 只要掛上品牌, 代表的是車廠對自己的肯定
而購買的消費者也認同這廠牌的價值, 願意以相對的價格來取得商品

白色車當然易髒,但請你比較一下2009年式及2010年式之Mu P24,同樣是白色的車子,
兩者在清潔時的難易程度差很多,2009年式之Mu P24塗裝有金油,2010年式之Mu P24應該是沒有,
所以2010年式之Mu P24清潔起來非常痛苦。換言之,消費者多花了一些錢購買品牌價值,
但Dahon有等值的設計或品質來回應客戶嗎?個人是覺得「沒有」!
座管容不容易刮傷跟座管本身的設計無關

而是座管本身的表面處理 (表面夠不夠硬)

與車架立管上方內部的座管襯套的加工品質 (尖銳邊緣有沒有導角修飾)

因為配色的關係

陽極銀色的作管表面無法做硬化處理

鳥車的褐色座管,就是陽極硬化的顏色

硬化成褐色的座管還可以再處理成黑色

所以要銀色座管表面硬,本身就比較無解

我自用的dahon座管都會拿去陽極硬化

所以不會再有刮傷,但是會有一點點白色粉墨的痕跡

那是車架鋁料被座管磨掉的痕跡


再來就是座管趁套的邊緣銳角

我在組車的時候

一會先用小銼刀把趁套的銳角修飾一下

就不會有這種困擾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我只有對那個該死的高壓襯帶有意見,
生平第一次遇到外胎沒事內胎破的...
聽說最新款的還是一樣嗎?那個東西沒多少錢耶!
davihuang wrote:
座管容不容易刮傷跟座管本身的設計無關

而是座管本身的表面處理 (表面夠不夠硬)

多謝davihuang,你的這幾招還蠻好用的,只是「座管的表面處理與設計無關」?
其實這句話小弟我有點不太能接受呢,個人覺得這些都與設計有關,陽極銀色是還是設計人員決定的吧,
不然我們都可以千拖整台車都與設計無關了不是嗎?大從車輛的幾何設計、輪組及變速器的配置,
小到車上的顏色配置、塗裝、防磨貼紙在在都是設計考量呢,請參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