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2412 wrote:
小弟還滿常幫朋友維修保養單車(純粹自己工作之餘的興趣)
日前接到一輛16吋的小折要換前後內外胎
首先要說的,輪胎大小跟價錢沒有成正比
反而16吋的內外胎還比較難買,價格也跟20吋、26吋差不多
好不容易叫到料了
動手要拆時,才發現困難的在後面
現在出廠的單車,後剎車大都是V夾跟C夾,搭配快拆
只要把剎車夾器放鬆、快拆放鬆就可以卸下
但這部16吋小折後輪軸心是鎖螺絲,搭配"鼓式剎車",就是後輪軸有一個大大的剎車鼓
而這剎車鼓的連桿也與剎車線相連
所以除了卸螺絲外,一併要連剎車線也拆掉
光是這工程就搞了我滿身大汗
拆下內外胎,才發現襯帶也斷了(16吋的襯帶更難買)
好不容易內外胎裝好了,基於朋友道義,也順便清潔了剎車鼓跟剎車皮
裝回去時可不是螺絲鎖好就好
剎車線也要重裝,並且調整剎車間隙,調整好後再奉送一個線尾塞
交車時我開玩笑跟朋友說
搞你這部16吋小折車的前後輪的時間,我都可以換好幾部車的內外胎了
而且還"不收工資"(這是朋友間的情義,一方面我也學習不同車輛維修的知識)
我要說的,技術絕不是表面看到的"拆換內外胎"如此而已
know how才是關鍵
這也是車行賺你錢的原因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學,花時間動手、花錢買工具、買材料、搞得雙手髒兮兮順便附送幾道傷口
小弟不成材,分享這部車維修的小小心得
供您參考
..(恕刪)
其實我覺得不同行業別,很難比較.(機車算生活交通工具、自行車應該算休閒健身了吧?)
自行車的生意早已不如以前,有在留意的,應該不難發現關了不少間.
這麼說吧,我家裡的機車,幾乎每個月都要去車行報到,定期換油,檢查...
偶爾出點小狀況,雖然也知道是哪裡壞,但是沒辦法自己修(沒工具、沒場地)
只能乖乖地讓車行賺,這其實也很合理.
但自行車呢?
買車不算的話,排除我今年開工日第二天去自行車行換內胎,
上次我去車行換內胎的時間是....."10年前"(我剛買登山車的隔月)...
對,沒看錯!就是10年前,因為自行車維修如果自己有心Google一下,多數都可以DIY完成!
只要上網買零件跟幾樣簡易的工具,通常都可以自行修復了.
所以自行車店,在我的認知裡面,真的不太好賺.
(當然還有很多會去升級配件的啦!但有多少人? 大概只有少數不想自己動手或嫌麻煩的人吧)
配件我也不會到車店去買,因為大家都知道單價一定會比較高,所以多數都是到網拍購買.
所以自行車的收費的比例跟機車很不一樣,我也覺得很合理.(想想供/需問題就能理解)
有人說自己遇到了,會不會覺得合理...對我而言,還是很合理.
踏進別人店哩,有服務自然就要付費,(應該沒有多少人像我,去機車店幫輪胎打氣(還是自己打)還會主動付錢給店家的吧)
開工第二日,我去車店換內胎,其實我也不想自己動手,讓人賺就好了. 但是要趕上班,沒辦法,還是要自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