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的小徑"急速"可以到多少阿??

既然大家其實都在說短時間能達到的速度,並且有人提出世界紀錄只有50km/h左右(已經被證明是弄錯),那麽不妨列舉一下自行車速度的世界紀錄。

UCI(國際自行車聯合會)對於自行車的定義是非常嚴格的,比如輪徑大小,BB高度,所以躺車,小輪車,帶有空氣動力套件的自行車都不符合UCI規定,都不能參加諸如環法之類的賽事。這些車所創造的紀錄會被HPV(人力交通工具協會)認可。

符合UCI規定的自行車缺乏極速紀錄的數字,但選手沖刺一般都在60km/h以上,這幾天看奧運會場地自行車爭先賽轉播,很多女子運動員沖線速度都在63-65。一小時的騎行距離記錄是50km左右。

HPV的紀錄分類非常復雜,200米平均速度紀錄,直立騎行自行車,帶有空氣動力套件,是82.x km/h,據說還有88km/h的紀錄,但未被承認,全封閉躺車的速度紀錄是130km/h。一小時騎行距離,躺車的記錄是86km。

其實還有更快的,雙人協力躺車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數據缺)。沖下山坡可以獲得更快的速度,此方面的記錄是雪山速降記錄,大約210km/h。更快的是利用引導車破風所能達到的極速,是1995年在鹽湖上創造的268km/h。

funders wrote:
既然大家其實都在說短...(恕刪)


funder說的才是真的!
不過啊!過十多年記錄由224進步到268了哦!!!
不過另一記錄好像還沒打破!

補充一下!
一公里(有助跑!)當年是72k!不知被更新了沒!
唉~
不是故意潑冷水
怎老是討論極速問題
每種車子只要迴轉夠快
都可以上40km/hr
但要不要考慮自身的安全裝備或剎車系統先

不要說小徑或折疊車
光穩定度高的公路車或登山車於極速行駛下
遇到窟窿或路況不好
高速犁田、剎車不及的機會就很大
更何況是小徑或折疊車

要高速行駛
請至特定場地(不包含自行車道)或練習場
不要讓別人陪您急速升天
catfox wrote:
funder說的才是...(恕刪)


一公裏,動態起跑,躺車的記錄是128km/h,
http://www.legslarry.beerdrinkers.co.uk/tech/MLS.htm
符合UCI規定的車就不清楚了。
catfox wrote:
您可以問問!那些真的...(恕刪)


多謝您的提醒,這些我也是知道的,齒比越輕迴轉速可以採的更高沒錯,但是相對的越輕轉速就要越高對吧?您所提及的迴轉速很多都可以達到150(甚至更高!) 但是你有提到是選手,而且穿卡踏卡鞋可以被強迫拉著提高轉速,而這邊的都是小徑跟小折,也很少是選手

你說的是2者取其1都可以到達相同目標這些我都認同,但是選手的訓練及檔位我是比較不清楚,所以,我提出一個觀點,依您對單車加速的了解,看看這觀點,來談起步到尾速,一台單車如果起步一定是用在較低的擋位較輕鬆(也有人用重擋位啦,較重而已),而當該檔位到適當時機、極速、提高速限或是不想採空時,就會換檔,相對的換到高檔位騎乘起來也就不會像起步那麼重,原因就是速度夠了,所以變的輕鬆這您認同吧?重點來了,為了追求更高的速限,唯有繼續切換到最重擋位才有辦法,不然就只能靠高轉速,來提昇速度,但是這有意義嗎?這論點您思考看看!

仔細想想,當維持均速時所用的擋位應該最適合當時的速度以及腳踏的頻率,但是要突破這速度上限時,應該是會先提高轉速後再切到更高檔位(因人而異),這樣重採就變的不是負擔因為速度到了,如果維持原擋位卻要提高速度,轉速不就要拉更高,也讓腳產生不少的負擔。

您提到=也許會有人提出選手為什麼在衝關時不高轉加上重踩???=這我也不清楚,但是我覺得,當速度到達高速時,重採,也將變的輕鬆,因為我就是這樣,速度沒到上去,就是負擔,速度到了,上去就是OK...選手呢??讓選手自己選吧!

另外多謝您提出寶貴的意見,詢問一下您高速達42時,齒比是多少???難道不是落在53*11T,如有不當冒犯了。
瞬間極速可以到多少主要是看齒比&腿力.......以瞬間來說小折跟公路車時速差不會很多
巡航就差很多了

以自己ECO3 來說 胎20X1.5 表設1500MM 胎壓60
原廠未改(52T飛輪14-28T)
曾經小試一下......差不多在33-36KM/H.....在上去就是空轉很難在加速了

後來改後8速(11-32T)
剛改完去試車43.9KM/H
前幾天又去試一下看看可以多快
為了證明沒上下坡跟逆順風所以同一地點來回各一趟
第一趟去55KM/H
第二趟回56.8KM/H
以上都是瞬間幾秒而已......達到我就放開了
所以個人認為齒比在大一點應該成績可以更好......但這都是瞬間撐不到幾秒

剛剛有人說自行車瞎咪協會承認最快50KM/H????
那有人說環法選手衝線超過60KM/H(這還是體力快用光狀態喔).........所以這兩個有一人說錯囉

有人認為公路車一定快很多那也不一定對....要看誰騎
300P的法拉利會比300P的速利303快嗎???我想也不會....操控&高速穩不穩那就另當別論
所以主要看腿力跟齒比設定

人跑100M時速都超過30KM/H了
以我小學參加縣運經驗第一到第八都落在12-13秒了
用12秒算就30KM/H.....這還是平均不是瞬間
那騎車到50KM/H.......很奇怪吧?
覺得自己騎不到的人先看看自己可以跑多快吧!!!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別人
說瞎咪表壞了表濫設定錯了.....說實話很多人100M跑不進15秒
15秒跟12秒就差1.25倍了
你騎40KM/H別人就可以騎50KM/H
這還是用小學生成績來算高中都可以進到11秒左右了

不敢說自己體能很好但100個贏90個沒問題
慢跑
10000M-50分
6000M-26分30秒
伏地挺身
110/次
200/天
身高175立定跳可以抓籃框所以腿力也OK
當兵不是特種部隊
但至少也是出名的摩步200旅
小學是田徑隊高中大學是籃球校隊

所以否定別人前先看看自己最基本的體能吧
我家族有人用55T飛輪11-32T的VP16拉出61KM/H.....還是個小胖
但這成績我沒辦法証實準確度多少......只能提供自己的給大家參考
比我利害的很多......所以我覺得小折上60KM/H......是有可能的
看了著麼多網友的回應,有支持就有反對,我覺得是正常的,但是其中大家在討論的不外乎就是"極速",但是要有極速不外乎需要,"齒比"、"轉速"及天賦3種東西,我不敢說每個人的天賦好或不好,也許沒被發掘而已,但是如果有從頭看起的應該會注意到我提到一個重點就是,48*14T平路到4X,跟52T*11T平路要到4X.....大家會覺得哪個比較容易到達,會對哪個有疑問!
單車這項運動,能夠非常明顯得體現出人在身體素質上的差別,阿姆斯壯的心臟有平常人兩倍大,他們這些專業運動員的心肺能力,肌肉爆發力,排乳酸能力都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單以踏頻一項,前面有人提到120,130就很困難了,我看到過的數據,專業運動員的踏頻顯示峰值達到了230+,差不多是兩倍於常人。

也許那些專業運動員距離我們太遙遠,但可以看到的是,哪怕愛好者,通過鍛煉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能力。斷斷續續騎車一年,大腿內側的肌肉明顯隆起一大團。原來拼勁全力也只騎到40,現在可以到50多。騎十幾公裏原來只有20左右的平均速度,現在可以上30了。有些騎車多年的朋友,他們則可以極速60+,平均時速超過35。


絕大多數並非高到不可信。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看到別人的數據就懷疑是否快樂表,是否設置錯,倒不如自己也堅持鍛煉半年一年,看看能否達到。
如果以20吋小折來說用48T/14T踩40KM/H以上
那真的是超強了....不過我不敢說沒人可以
對我來說52T/14T到35KM/H以上.....會有點空轉
硬踩的話車身會很不穩
阿KEN! wrote:
看了著麼多網友的回應...(恕刪)


齒比大一些更容易達到,不過48/14上4x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沒有測試過自己的最大踏頻,不過有意試過用9檔裏面的第六檔(16T),大盤56T,此齒比下雖然要比更大齒比困難一些,但仍然容易踩上40,輪徑設置是145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