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Dr. Hon 和 Tern 全面開戰?還是分進合擊?


wizzchang wrote:
DAHON幾年前就失...(恕刪)


個人覺得Tern的這個貨架Trolley Rack設計不錯,
讓小折也能輕鬆帶著走,感覺很方便,很適合通勤使用。



Blaze1117 wrote:
FNHON也是很厲害...(恕刪)


FNHON真的是一個大陸奇蹟,零件都比DAHON高檔。
wizzchang wrote:
台灣真的要推新款又要賣貴還不如直接推那台油壓管型的EEZZ
起碼外型比較好看,跟原型車相比有進步的感覺


這台車真的好特別呀!
這是正式量產的車型嗎?
看過Tern的實車,
真的很有質感,
摺疊機構也設計的很棒,
只可惜價格不親民...
BIKEFUN wrote:
那你該看看Tern的...(恕刪)
BIKEFUN wrote:
個人覺得Tern的這...(恕刪)


在跟大眾運輸的結合上面
單車通勤族蠻弱勢的
但是問題通常不是出在車上面
跟地方政府政策還有實際使用環境有關
幾年前我也曾經很熱衷的帶著CARRY ME實際通勤轉乘
最後還是不敵現實

以北捷來說,進站要套袋,動線設計對有輪族(包括嬰兒車、輪椅、行李或可輪行摺疊車)不友善
而且北捷使用密度非常高,真的尖峰帶進去只會被白眼或刁難而已

高捷稍友善一些,也免套袋,但是仍然有動線的問題

搭市區公車最舒服,因為低底盤的車子,在車前端的前輪空間可以置物,也能就近看管

但是這三種都有共同的問題,人一多你帶車子上去就會不方便
通勤方面的問題
公共自行車提供了比較妥善的解決,只要點越設越多,那想自己帶車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再怎麼說還是甲租乙還最省事

Blaze1117 wrote:
FNHON也是很厲害...(恕刪)


風行很神奇,不懂他們跟大行或大行代工廠到底是什麼關係
如果不看細節跟塗裝,真的分不太出來(今天看到連油壓管的VECTOR車架都有了)

WilLiao wrote:
這台車真的好特別呀!...(恕刪)


這台在去年車展有展出,不過不是放在大行的展示區
我沒經過那裡所以沒拍到
基本上就是JIFO 16的改良版,把JIFO的鎖定鈕整合進車架裡面
實現了一個平整的線條
詳細發售消息我不太清楚,但是做為大行下一個世代的主力款式
遲早會發售的,而且可能不只16吋跟14吋車會採用這個技術
因為20吋之前也有樣車出來了



我想這條新世代的產品線
如果開發完成全面上市的話
對於老用戶的換車需求會有一些刺激的
stuuty wrote:
看過Tern的實車,
真的很有質感,
摺疊機構也設計的很棒,
只可惜價格不親民...

+1
之前我也有去Tern專賣店看車
現場擺了4~5台現車
質感確實不錯,但它部份車型的車身配色不是我的菜
看中意的車款,折扣完後還是超過預算不少
而官網上的部份車種台灣目前沒販售
借此討論串發問一下

請問一下Dr.hon curve D3 會比Vitesse D8貴是因為那顆內變嗎?

剛逛了一下達鋐官網發現這兩台車架材質好像不盡相同,差異大不大呀

請問Dr.Hon curve D3 和 舊款 Dahon curve D3
除了圖裝 有其他差別嗎 謝謝
感謝Wil大告知這些消息!
想當初千里迢迢到大車輪找Dahon V7,現在竟然Dahon這名子就要消失...
中國市場畢竟夠大,我想台灣小徑車比較偏休閒,而且受景氣(經濟)影響很大,現在市場飽合了,除了改裝以外就要等下一個世代年輕人,看廠商能不能做出合他們口味的車。
以下亂入~~Dahon應該不會消失啦!只要義大犀牛鄭達鴻有出賽就可以看到啦!
Tern 負責人 Joshua Hon 說過

"the company's aim is to make 'bikes which fold, not folding bikes'"


也就是說 Tern 與 Dahon 設計理念不同的地方是: 摺疊不再是重點,而去發展摺疊以外的可能性

以往Dahon 專注在摺疊結構與專利(也的確得到了許多摺疊專利),Tern 想改變方向、願意嘗試設計上的多元化

http://www.bikeradar.com/news/article/tern-folding-bikes-first-look-30806/

---

以下是個人心得

以消費者的心態來看,我自己還是會選 Dahon (or Dr. Hon),畢竟價錢差太多。 類似的車款中,我可以比較便宜的價錢買到,或是用同價位升級買略高一級的車。 不過也感謝Tern,因為它的「加入」(或分裂),消費者多了些選擇與市場競爭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