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o wrote:價格很漂亮,只是不曉...(恕刪) b'twin tilt真的不錯說~看其結構,雖是橫摺,卻似乎還可靠的~皮帶傳動,另類大盤護盤,內變,土除不怕雨易保養,刀型座管免調整座墊方向,摺疊扣位置設計十分就手.....除了重了一些,十足適合輕鬆/通勤騎乘~ (要是那龍頭豎管有多種角度/長度可選,這台真的必敗~^+++^)
tyyen wrote:所以WilLiao沒下手?是不是有特規考量? 主要還是不符需求。Stilt 這款車是都市通勤用車,但我的摺疊車除了通勤之外,還有郊遊踏青的用途,爬坡能力還是必須的。再加上目前也沒有太多時間騎車,所以純粹是去欣賞的。大大提到的特殊規格問題,也是入手這款車之前應該注意的。因為他的摺疊機構都是特殊專利,所以一旦有故障或需要更換零件,也只能找迪卡農了。改裝應該也是不行的。我覺得他很適合純粹河濱運動或搭配火車通勤。比較接近 CarryMe, Jifo, 或 Strida 這一類的車。乘坐空間還不錯,我170cm,騎起來蠻舒服的。
今天也到內湖迪卡儂看了一下 TILT 5,現場試騎車試騎時,發現車把不正且內變速無法進三檔!現場人員將車子帶進維修區,就沒出來了!現場還有展示三輛 TILT5,不過不能試騎,但發現三台車中也有兩輛車車把不正的現象,不過,這部車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如下圖中紅色箭頭指的地方,該車因為沒有駐車支架,所以停車時需將車子摺收,並利用每台車架上這兩個拱型部位支撐整個車子,因此,原廠在這兩個部位黏著兩片塑膠片,避免車架磨損!下圖示最右邊這部車,從圖中可看出該車兩片塑膠掉了一片(左邊),剩下殘膠在上頭,另一片還黏在車架上的塑膠片也嚴重歪斜,日後恐有脫落之虞!另外,三部中的左側兩部Tilt5,這部分也好不到哪去,可以從下圖中看出右側那部兩片都不再了,而最左邊那部TILT5也剩一片, 左邊剩下殘膠,右邊跟第一部一樣,都有歪斜現象至於內變速是否入第三檔有問題否?因為不能試騎所以不知!其實,想車把不正,內變速無法入檔等問題,對新車而言,都容易解決!但像需要經常與地面接觸的車體,若無法適當保護,攸關車架受損,真的茲事體大!個人看法這部分設計不良!或者台灣迪卡儂在銷售前置作業,未詳加注意這麼重要的地方,致使連展示車的保護膠條都脫膠不見.再者,Tilt5 摺疊後體積(47x66x80)也有點大,原因就是要能順利前後推行,前後車架摺疊後,需空出足以讓曲柄自由轉動空間之故.車把手的使用也要適應一段時間,因為避免摺疊後把手撞到前叉,因此需將煞把調整到幾近垂直,男生還好女生可能會造成煞車困難的問題!總之Tilt5還是一部好車,就摺疊車的設計方向跟用途,都有很豐富的創意,簡便而少保養的變速器,方便而人性化的摺疊機構,以及摺收後的順利推行(前後皆可),還有車架騎乘的穩定!如果能改進車架與地面的保護膠條,煞把更符合人體工學,內變速3速改成7速,將會讓TILT5更加完美!
syene123 wrote:如果能改進車架與地面的保護膠條,煞把更符合人體工學,內變速3速改成7速,將會讓TILT5更加完美! 小弟的想法和大大的稍有不同。車架與地面的保護膠條基本上屬於耗材。以我手中的Dahon小摺為例,它是把座管放到最低,作為摺疊狀態時的支撐點。座管的最底部原本也是有塑膠護套,但用個幾年之後就會破損,卻也不影響它的功能。Tilt5是用堅固的金屬大盤護蓋來當支撐點,塑膠墊只是保護它不掉漆而已。如果迪卡儂的售後服務做得夠好,應該提供更換這個墊片的服務才對。展示車的內變速器就故障我覺得比較嚴重。我自己的小摺就是Sram Dual Drive II內變和外變混搭的。Dual Drive II會跳齒的問題早就不是新聞,不曉得這款的狀況如何?摺疊體積方面也很難苛責。因為20吋輪徑,又要對摺後能推行,實在只能做到這樣了。=======題外話,內變速會跳齒不曉得是不是所有內變速花鼓的通病?記得好幾年前在一次太平洋單車的試乘會上,我騎到一台iF Urban 700C 。可能是工作人員不用心,事先沒調教。一台定價4萬多的車,騎起來叮叮咚咚的卻像台老爺車。讓我對Sturmey Archer的內變也頗失望。(小弟買過的車不多,還請真的騎過許多搭配內變速器的大大多分享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