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應該是在輪胎大小吧接近的齒比設定在公路車跟小徑上呈現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阿輪圈直徑小、相對力矩小,相反公路車的直徑大、力矩大同樣的大盤齒數/飛輪齒數,踩踏下去需要的力量跟呈現的速度就會完全不一樣如果只是中低速的休閒型態,而且比較多減速、停車、加速,小輪子的優勢就出現了但是如果是長途或是高速行駛,公路車大輪徑的速度與慣性就不是小徑可以追得上的在不考慮腿力差異的狀況下,一般河濱的休閒騎乘,當然小徑會比較輕鬆愉快樓上有提到車隊換小徑這樣的說法,那就不是一般休閒的狀態了那種腿力踩公路車最重齒比,可能比我踩小徑最輕還要輕鬆,當然用神兵利器才能發揮他們的腿力至於小徑要怎麼更麼樣能跑得更快,樓主指的應該是現在手上的這部賣場車要怎麼改雖然沒看過那部車,也找不到資料,但推測應該是一般24速登山車的大盤與鎖牙飛輪最大齒盤48t/最小飛輪14t,這樣的齒比48/14=3.42,如果是T3的規格應該是52/11=4.72兩台車在低速的部分應該沒有比較的意義,因為都很輕但是在高速的部分就差了將近三成,高速部分的落差就很多了在不考慮基本架構與車重或能量損耗的前提下,齒盤加大跟飛輪最小齒減少應該是最明顯能改善速度的方法不過,如果真的是鎖牙飛輪的話,八速鎖牙飛輪在我很久以前研究的時候,似乎只有一家有做到11T但是當年那家做到11T的鎖牙,好像網路上評價不好,其他的似乎也只有做到13T(不確定)如果不動大盤,只換11T飛輪,齒比可以提升到48/11=4.36另外就是換大盤,如果換到53T的大盤,53/14=3.78,提升的幅度有限最後如果是大盤跟飛輪一起換,那齒比就可以提升到跟T3一樣當然,因為其他組件與設計的問題,照理應該不會像T3那麼好騎(如果可以,那何必買T3?)阿姆溝~換大盤要牽涉的東西比較多,相對會比較麻煩,投資的錢也會比較多如果不想花太多錢,其實換個11T的飛輪就可以有很明顯的效果提升(當然還有一招是換輪組,這個當年我在改冷氣小折的時候搞過,只能說那是錢坑...)
這位大大說這麼多 我只想跟樓主說一句話 好好的練你的公路車才是王道除非車架不合 不然沒道理會輸給小徑 甘屋摳稜殊不知我騎著451以32巡航還被公路車海放到天荒地老很心酸時 竟然有人還以為公路車比較慢真的是齁................mirolee wrote:關鍵應該是在輪胎大小...(恕刪)
這要從哪裡解釋好呢有位大大說道我的重點mirolee wrote:關鍵應該是在輪胎大小...(恕刪) 我的意思是休閒騎 低速的狀況下 (而且腿力不夠) 走走停停 會不會公路車比較吃力阿? 就像大車 起步要踩比較大力環法賽 選手想當然是公路車 但是他們的快也是要相對的體力去踩 (不要挑我的語病)騎長程 當然是輪子大 慣性好 而且省力 可以持續加速 下坡也比較穩我絕對不會 騎遠程 騎小徑 不想活了 ....走走停停過個紅綠燈 每過個單車口 就停下來過路障 才加速 馬上又減速了~"~當然我賣力踩 T3 可以被我海放 很遠 但是我怕的鳥仔腳斷掉所以呢 我想主要想說的是 低速 多煞車 同樣 時速15公里 會不會公路車比較吃虧要花比較多力氣?所以才想說 若騎短程 走走停停的 那小徑改好一點 下坡不會空轉 應該就符合我的需求了當然再長又遠的路上 公路車吃香 但是在低速 多爬坡 路障 多轉彎有砂石 多恐怖行人 的狀況下 和小徑比呢? 我覺得我騎的蠻痛苦的-.-+
apple cat 0049 wrote:我的意思是休閒騎 低速的狀況下 (而且腿力不夠) 走走停停 會不會公路車比較吃力阿? 就像大車 起步要踩比較大力 騎公路車,走走停停,是需要配合速度,常切換齒輪比(換檔),休閒騎也一樣。停車前,如有切換降到"低速檔",起步就很輕鬆,是不用大力採的~如果一檔到底,起步當然要重採,走走停停反而吃力。是不是因為沒配合速度換檔的因素造成?如果是,恭喜你,不用花錢改車了。
sammu1519 wrote:騎公路車,走走停停,是需要配合速度,常切換齒輪比(換檔),休閒騎也一樣。 沒錯~說的真好,就是這樣~喵)))變速器就是拿來變速的,不是拿來看的。周遭不少車友,(尤其女生,沒有攻擊女生的意思哦)常常是一個檔位騎到底,真的是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