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培林~就是要"跌"煞~

碟盤方向無誤阿...

為什麼會有人說裝錯了....
拜讀閣下發言,個人竊以為有幾處甚難理解,以下為本人的一些淺見。

SKF為瑞典公司,並非您所稱的德國公司。

自行車輪組軸承所承受的負載,並非只限於垂直於心軸方向的重力所帶來的力量。 當自行車轉彎時,輪組軸承的滾動面不再與重力方向完全垂直,此時重力作用於軸承的力量將可分為二個互相垂直的分力,平行於心軸和垂直於心軸。
一般認知中所謂的培林,說穿了也只是一種Deep Groove Ball Bearing,或譯為深溝滾珠軸承。 而一般散珠軸承的設計類似於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或譯為角接觸滾珠軸承。
深溝滾珠軸承的優勢在於承受垂直於心軸的負載,也就是radial loading;但是當軸承的工作環境中包含了平行於心軸的負載,也就是axial loading,此時角接觸滾珠軸承的承載能力會較普通的深溝滾珠軸承要好。
SKF提供的bearing selection chart就已經明確指出,當兩個角接觸軸承以如同散珠軸承的安裝方式那樣背對背(back to back)的型式結合在一起時,承受同時來自軸向和徑向負載的能力會比普通的深溝滾珠軸承要好。 這也是Shimano和Campagnolo在它們所生產的高階花鼓和輪組上持續使用散珠軸承的原因。
WU TECH wrote:
他會直接契入滾珠巢板(一般都是不銹鋼材質,以沖床直接衝壓製成,這是毫無精密度可言的)

類似我們一般的硬幣製法

然後裝入滾珠(鋼珠)

再蓋上另一塊巢板

然後以螺絲搭配螺帽鎖緊巢板

這是非常落伍的設計

本人以為這是非常合理的設計,雙重對鎖螺帽在花鼓軸承上已經使用很久了,若缺了這個裝置,那麼軸承的預壓該如何調整? 沒有適當預壓的軸承其整個滾動元件的硬度、可靠性和壽命都會大幅降低。 一般來說,不管是使用卡式的深溝滾珠軸承或是角接觸散珠軸承的花鼓,在心軸上都會設計類似的裝置以調整軸承的預壓。
一般人認為散珠軸承比較不順,應該是因為低成本的散珠軸承其滾珠、珠碗等滾動元件表面精度太差的關係,而不是這種軸承本身的設計有嚴重瑕疵。

以上幾點疑問,還請您不吝賜教。
JCGuo wrote:
拜讀閣下發言,個人竊...(恕刪)


SKF是瑞典品牌沒錯

應該是我的文筆造成您誤解

我採用的是德國SKF

應該更正確指出是德國廠生產

造成您誤解實感抱歉

另外兄臺賜教也使在下茅塞頓開

我並未接觸很久的腳踏車

但以市售一般車種而言

那種滾珠花鼓的順暢度實在無法令人苟同

多謝賜教

JCGuo wrote:
個人竊以為有幾處甚難理解,以下為本人的一些淺見...(恕刪)


寫的非常用心的一篇好文章!小弟也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花鼓上的散珠軸承除了上述的優點外,較大之珠體也是另一項優勢.

密封滾珠軸承的確有它的優點,但使用上還是要"適得其所".

密封滾珠軸承用在花鼓上的確能夠提供"立即性"的順暢度,但長遠來看,耐久性與保養性卻是遠低於散珠軸承.

對「培林」這東東小弟完全是門外漢~~還請大大多多指點~~真的不知要怎挑選適合我車的規格呢

我的平價小折~~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305536&p=162~~想讓滑動性更提升些~~折開前花鼓看過~~十顆「散珠」~~
WU TECH大大~
不知是否能開發全鋁6X系列折疊式培林踏板..
成本是否會過高~?
有無機會量產呢?
請問一下
你是把滾珠式改成陪林式?
或是換成陪林式?
真的能改造嗎?
一直無法理解是怎麼改造的
一點小疑惑還請點明~~~

凡骨 wrote:
請問一下你是把滾珠式...(恕刪)


請參考不材的另一篇文章

或者仔細看過我所有文章

會有詳細解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1006242&p=1

有改好的輪組

滾珠改培林

已經在路上

跑到不知道哪去了


bellabear wrote:
WU TECH大大~...(恕刪)


這不是我本業

我沒多餘心力來開發這個

而且利潤方面

還是我本業好撈

謝謝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
你是把滾珠式換成陪林式而非改造成陪林是啦
因為整個花鼓或是頭碗都得換掉了
所以在我的說法是換成而非改成
本來看你的文章以為可以不用換花鼓(還得編鋼絲溜)
就可以直接把滾珠式軸承改造成陪林式軸承
看來是我誤解了
天下真的沒有便宜的午餐
呵呵呵~~~



凡骨 wrote: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恕刪)


要不拆鋼絲也可

但我考量到精密度問題(同心問題)

如果只單存把培林塞進去

我也可以做出不需拆鋼絲方法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