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14 更新,己入手大行 大折Matrix 付開箱文)超新手求教入手摺疊車,預算15K以內

經過兩個多月的搜集資料,然後再在網上看別人的貼文,在初步了解過自己的需求,終於在淘寶上找到了合意的自行車,可能出乎大大們的意外,小弟最後入手的,依然是摺叠車,但卻是甚少人入手的大摺,26"的大摺叠,類山地車型,Dahon的XRA643。

車子從淘寶淘回來的,賣方很好,可以貨到付款,節省了買淘點的手續費
人民幣 $2,980,港幣約$3,700,正乎合15K的預算(如超出了應該也不太多)


大行的市場在台灣是不是已經沒落了?在01上找到關於大行的資料,都是許多年前的,我這一台更如鳳毛麟角,想找一些用家意見都不可得。


這台在大陸稱作 Matrix P-24,但在網上找到有稱作S-24,是那個年份的產物,甚至詳細點的資料,都不可考,有時候用apps要輸入有關大盤跟飛輪的齒數,除了逐一點算外,小弟沒有其他辦法找到有關資料。有大大可以幫忙提供多許關於忘車的資訊嗎?


在大陸,有人稱此車為美國品牌,說創辦人是美藉華人,所以是美國品牌.....無言.....


在淘寶找到有些店,說賣大行的車要把車身的號碼磨掉,否則不能銷售,說是大行的銷售政策云云,還登出大行的通告證明,小弟找到這家不怕打壓的,沒有磨號。


Shimano 的變速,這個價錢,當然不會是貴價貨,我不懂高價的有多好,所以不大關心,有時候,不懂有不懂的好。


來自新加坡的,居然不是MIC的,有些意外,還有些警喜!!


初初選擇20"的車子,然後試踏過王后的沒名沒姓的信用卡贈品貨,辛苦得很,真的以為年紀老了,體能急劇衰脫,行不到2km,已經要中途休息兩次,後來到網上找到有許多大大的貼文,說輪子大比較好騎,所以將目標放到26"又要可摺疊的功能,又希望入手大行,選擇當然少之又少,既想要在預算內,又不想太陽春,這台是唯一乎合所有要求,26寸的輪胎,果然比較好騎,年少時渴望騎車的熱情回來了!!


特別買了一個有標示psi的打氣回來為這對輪胎服務。


bb5的碟剎,還不懂得它的好,正在學習使用中


車子回來後,還沒有真正騎過長途,前些時候病倒了,醫生叮囑不要流汗,所以車子放到一旁涼快,最近病好了,希望可以正式跟女王來一次稍長途的騎乘。早前試騎的感覺,大輪胎真的比較舒服,騎20"的辛苦沒有在這台26"上出現,小弟不是拼命的騎乘,祇想舒適的騎騎平路,又可以把車子摺合,這次算是選對了。

想為這台Matrix找些配年,水架是便宜貨,賣家送的,一時衝動入手Polar 24oz水瓶,誰知瓶子太長,插不進水架,被前叉阻擋了,大大們有其他建議嗎?
另外想入手後貨架,在淘寶上找到大行祇賣20"用的,沒有26"用的,其他品牌不是太醜,就是怕山寨不耐用,大大們有沒有好建議?最好可以在淘寶上找到,另外想再加泥擋,大行似乎對26"的車種不太看重,也是找不到原廠的。電話架是不敢用的,怕摔車把電話也摔掉,畢竟現在一台200g不到的電話,比這台14.5KG的車子要貴上一大截,摔壞了電話,會痛心的,所以祇考慮前置電話包,當GPS導航用應該不錯。

最後是這支尾燈,太陽能充電,便宜貨,$12塊人民幣不到,希望不是有光的時候會亮,沒有光的時候,短時間亮吧!!


謝謝收看!!
恭喜入手新車。

fatpig06 wrote:
大行的市場在台灣是不是已經沒落了?

說來話長,Dahon在八零到九零年代原本工廠是設在台灣的,後來生產基地慢慢轉往中國大陸去了,但在台灣還維持一個叫做Dahon Global的研發部門,由創辦人的兒子負責。
2011年的時候因為兒子和老爸鬧分家,就帶著Dahon Global的部分員工在台灣另創一個品牌叫做Tern。
雙方有些官司問題,最後在2013年和解。台灣原先代理 Dahon 的經銷商繼續和 Tern 合作,老爸的Dahon因為要重新拓展經銷商,只剩下少數專賣摺疊車的店或是網路賣家才有從中國進口。

Dahon Matrix 在2008年時的設計和現在的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摺疊機構。舊型的要用六角板手才能開啟,雖然比較不方便,但感覺比較牢靠。目前這個版本所用的材質比較平價,當然價格也比以往便宜了將近新台幣一萬元。如果只是休閒和通勤,這應該是相當夠用了。

fatpig06 wrote:
外想再加泥擋,大行似乎對26"的車種不太看重,也是找不到原廠的

貨架與擋泥板,只要是26吋登山車的應該都通用,不需要非買原廠不可。

多謝大大的建言與資訊,小弟比較奇怪的是大行明明就是台灣的品牌,反而在台灣的宣傳跟市佔比其他牌子低落,經大大的提點,才明白原因。
這台車架我曾經有過,在台灣是2007年的dahon matrix。因爲只有17"對我來說太小,半年就脫手給其他車友
習慣潛水的皮卡丘
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putersuper wrote:
這台車架我曾經有過,...(恕刪)


大大可能有些誤會,這台車是26寸車輪,並非17寸這麼少,可能大大記錯了。
cruell wrote:
歡迎加入DAHON大...(恕刪)


多謝大大,這台車有前置避震,並且可以調較,包括避震的硬度跟開關,即可以把避震功能鎖住,變成沒有避震一樣。

另外這台車加上水架等配件後,一定超過15KG。可能我身型比較健碩,騎車還算輕鬆。
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fatpig06 wrote:
大大可能有些誤會,這台車是26寸車輪,並非17寸這麼少,可能大大記錯了。

17吋指的是車身(車架)座管的長度,這個長度決定了適合騎乘的騎士身高。
17吋通常適合身高170cm左右的人,如果是180以上,就要選19吋的了。

WilLiao wrote:
17吋指的是車身(車...(恕刪)


多謝大大的指教,小弟是新手,不明白大大所指的是座筒的長度,請見諒。

小弟身高170,剛好合適17吋的長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