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了XtC後,第二天就跑北橫復興,下山後快到家前輪就破了,這時大概才跑了70km牽到車店補好胎,第三天想去台北玩玩,走林口下八里,到八里市區後輪又破了,這時大概跑了110km所以之後我一定準備挖胎棒、補胎片、一條內胎,車上也放打氣筒可是說也奇怪,準備了之後,到現在破千了,也沒發生過破胎
小弟覺得是運氣問題有時就是指好死不死,剛好被刺到小弟家的T2&T3全車原廠未改騎了七個多月什麼路況都遇過距離也騎了近千公里了吧到現在還沒遇過爆胎所以內外胎,還沒機會換掉不過我們會比較注意路況另外太爛的路會放的很慢,或用牽的走有雨不騎,地上有溼更不騎
小弟的車子是買了兩個多月的flight m1,在滿一個月時的那星期連續爆了三次, 三次的原因皆不同,第一次是後胎爆, 好像是騎過溝渠蓋而爆.第二次是補胎壓, 胎壓還不夠就從氣嘴旁開,第三次是被硬物刺穿而爆.就這樣一星期就換了三條胎.那星期之後到目前總行程剛破千都沒事, 只能說運氣問題吧
小弟從小騎車長大,爆胎次數也不算多,不過最近的一次爆胎真是印象深刻!!!家中有一台沒風的淑女車,想說把風灌一下看看能騎多遠,果不其然,在不遠處就消風了,還好路邊有一間中油直營店,就把車拉到那邊灌風,灌著灌著~~~碰!!!輪胎被我灌爆了,內胎碎成四段有一小段飛出來打到我手,巨大的聲響害我突然間聽不到聲音,加油站所有人都轉頭過來看我.......XD超囧~~立刻抓著淑女車狂奔回家....!!!
胎壓過低會咬胎,胎壓過高會爆胎,這兩件事情的元兇大多是水蒸氣,水常常會存在於內胎裡(相對溼度50%的話,你打超過29.4 Psi 內胎就會凝結水了),而水氣於室溫與長下坡後的輪胎裡,壓力差可以達到10 Psi。因此常常爆胎的原因除了路面這種非人為可控制因素外,就是下列兩種情況了:1.出門前,內胎裡有水但是胎壓不夠(水在室溫下蒸氣壓力不大)-->打到胎壓上限後出門,長下坡溫度一高,胎壓破表-->較易爆胎2.長途騎乘後一切正常,輪胎在重度使用下稍微洩了一點氣體(水氣通常洩不出來,水分子很大),但稍微休息時輪胎降溫,水汽凝結後,胎壓下降,再次騎乘時胎壓過低-->較易爆胎胎內長期積水還容易造成輪胎吸了一些水後軟化(橡膠類的幾乎都會)-->也會比較容易爆胎因此強烈建議,打氣前,先放氣,天氣好濕度低的時候再打氣,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