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小輪徑,對於騎行與性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公路車,登山事,小折,本來就是設計給不同用途的使用。
而因為小折的收放,攜帶方便性(只是小一點而巳,重量也不小哦),讓大家誤認改裝後可像大車一樣的性能。

若單從齒比,速比來看也許是接近的,看最高與最低速比的區間範圍,往高速性還是爬坡性移動而巳。

但從整理結構如樓主po的文,是最外面的大框框限制住了,車架的因素。改裝只是在大框框內將性能提到最高。

所以使用者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來決定使用何種車種。

在路上,沒什好比的,不就是運動休閒。看是運動成份還是休閒成份多囉。

休閒成份多就是小折,改裝一下會"稍偏"向運動性能,但因車架關係,別想和登山公路車完全一樣。

追求運動的成績,速度,爬坡,整體體能有效率的發揮,選大車吧。那才能完全的表現體能技巧。

我呢,也是選小折,但不會用公路車及登山車的標準來看它。
我也改裝,務必將這台車性能符合自己的需求。

如此就有一台,放家中不佔位置,出遊方便帶出去,要休閒有休閒,要運動,有些運動性能效果。

不追求絕對極至,相對極至就好。
一切剛剛好就好。就這樣。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在上個月跟同事們一起騎中寮山
真是累到狗吃屎 但是我還是騎完全程 (雖然一路上山跌跌撞撞的半騎半走的)
我的小摺只有6速而大盤改52T 跟其他的登山車或公路車比真的是差一大截
所以我想問一下 是不是改24或27速對小摺來說比較有利呢??
那是否T2或T3就一定能上的了中寮山或其他的山呢???
撇開腳力不說 到底要多少的速才算是比較完美呢??
很棒的文章

小弟有一台登山車HB3,一台T3,各有優缺點。
這二台在騎乘時的感受,還真的和文章內描述的
非常接近。
好棒的文,提供了很多專業的資料,解決了我心中的疑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