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lala wrote:
如果你有做過合約的話...(恕刪)
現在買自行車,我看了也覺得很無言,
像我家工廠,
在買鐵材時,今天上游報價多少,我們確定要下訂,數量、多少確定後,
電話說了就算。就等貨載來,就算你要延很久再送or載也一樣。
若照今天自行車業說的,那可能名聲早就被打壞了,誰要跟你做生意。
有時,信用比價錢還重要,這次沒賺到,下次有的是機會。
對一般消費者也一樣。
今天客戶跟我們下訂單,需要訂做一些東西。
下訂單,付訂金的同時,我們就需看材料夠不夠。不夠馬上叫材料。
若這批訂單三個月交貨,材料若沒叫齊,金屬狂漲,
也不應該影響當初訂的價錢,成本該自行吸收,
「信用」很重要。
生意是做長久的。
我覺得這可能是看清店家的經營,和廠商的態度最好的時候。
就像有些店家照當初下訂時的價錢走。有些說漲就漲,
也不是知真的不合成本(了錢),還是嫌賺的不夠多。
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參考一下囉
對於收取訂金這部份
我也認為是車行的個人行為
若要牽強總公司
實在有點不合理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
我在三月時就跟車行定了T3
原本怕老闆會不當一回事
所以有問老闆需不需要付訂金
但老闆的回覆說
前面排隊的人很多
每次到貨量都不確定
不敢告訴我什麼時候會到
不用收
那為啥不確定到貨量
因為就老闆的說法是
KHS是以配貨制
大店就算你有幾百筆訂單
小店就算只有一兩筆
可能到貨的數量差沒多少
原廠出貨不是看訂單
而是看配貨機制
至於漲價後算哪個價錢
(那時新聞已經有說 5月份還會有一批漲幅 還真被媒體給說對了哩)
老闆也很誠實的告訴我
當然是漲價後的價錢
畢竟他們的進價已經提高
當然不可能維持原價賣
所以就收訂金這部分
我想應該歸屬於車行的責任
總公司都沒有訂單制度了
何需負責
應負責的是車行才對吧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