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一定要這麼貴嗎?

elvisl wrote:
不好意思 中文打字...(恕刪)


I am wondering about what if you are going to get yourself a bike with the same configuration from the shops at Japan or States nowadays, will the price remain the same or higher a bit? around 30% to 80%?

請容我說清楚點: 現在台灣市場的價格是"回歸正軌"還是"我倆沒有明天?"

但相對的…對於疲軟的其他市場,自行車市場的大振倒也會有點領導/過濾作用。
至少一來,這個市場的好消息會激發其他人…至少是一般人
二來你會比較少看到一堆鳥人將你的車變成買菜車…也不錯啦。
(T3是來不及了…)

(我那爛玩意已經確定是買菜車了…所以沒差。)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
覺得是改車的人,被人說成換零件,
對其心理來說,可能是很大的衝擊,
在我看來,就是換換零件而已,
買個把手換一換,買個飛輪換一換,買個大盤裝一裝,裝一裝鍊條,
我也是樂此不疲,喜歡換東西的感覺,
但是左想右想,不就是換零件嗎?

覺得有改的人,改不了別人覺得是換零件的觀點。
http://www.focus-sport.club.tw/
我超喜歡你寫的這篇文章~
我自己也很討厭已經被金錢跟比車淹沒的討論.....
跟朋友出去騎車.竟然也會有人對著你的車說"爛車"
請問我們是出來騎車休閒的還是比車好壞?

那種感覺超級討人厭的

lenin wrote:
這沒什麼好爭論的,
...(恕刪)


我覺得不是衝不衝擊的問題耶,
而是站在什麼立場需要用這種方式回覆這個討論串?
好比以我來講,就沒有衝不衝擊的問題,因為我就是門外漢,
我也只會買燈、買配件,因為我的車是Strida 5.0,能改什麼?
了不起換換原廠新出的鋁大盤,原廠有什麼我覺得不錯的我就弄什麼,
我這個的確就不叫改車,你知道,我知道,連巷口賣麵的老王都知道。

但是有人就是會去改成18吋輪,改成彎把Strida,
還有人比原廠早一步DIY鋁製大盤,受注生產,
換成其他的車款,我想可玩的花樣就更多了,
把古董折車弄成清漆款,算不算改車?
把Doppelganger 6速弄成27速、30速,算不算改車?
難道真的要自己焊車架還是自製折疊系統,才叫改車?
還是說自行車界壓根沒有改車這回事?
沒有人要爭論,我只是覺得話要說清楚,
雖然我是一個門外漢,可是我不覺得可以隨便把其他人的努力用一句話就帶過,
當然解不解釋也是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了。
當它是一部"腳踏車'的時候,也許只是通勤或休閒騎騎河濱,通常大賣場或是萬元內的級數就很夠用

但當它是一部"運動器材"時,你可能喜歡拼速度,上山,下海,或是off road,這時就要考慮強度以及重量或是順暢度的問題,所以2萬以上的級數比較能提供這樣的功能

當它是一部"精品玩賞"級的時候,換上自己覺得稱頭的零件,配備,目的是讓自己爽,就是比口袋深度的時候了....

所以,騎賣場車不須自卑,騎3-5萬的車有他自身需求,愛改車也有他自己的偏好........

不過就是騎車而已,沒有什麼虛榮心好作祟.......了不起只是車友相聚時話題多一些,但這也是樂趣所在啊
我覺得只是時代進步,大家的眼界開了
加上大量生產,好東西愈做愈多
記得在油價十幾塊的時代
就有國中同學就在玩幾萬的單車
很多的東西並不是很貴
而是因為不懂,以為很貴(不然藍寶堅尼是貴什麼)
撩落去後,才發現五位數內的車只是還好
一山還有一山高
臺灣這波腳踏車風潮,又嗅到金錢的味道。
腳踏車萬把塊的,只能算是"入門車"。


還記得幾年前,健身房俱樂部正風行時,透過玻璃窗看到健身房內的俊男美女,
私底下立志,大丈夫有為者亦若是,
到國外才發現,能有青山綠水,呼吸自然的空氣,在規畫完善的河濱公園跑步,才是一等國家的國民。

還記得打網球曾是身分地位的象徵吧?
曾幾何時,現在已經換成打高爾夫球了。
有的大學還會開高爾夫球課,為了以後能陪老闆客戶打球,增加社交的機會。

健康是自己的,要怎麼運動,也是自己的事。
不一定要隨著商人的長袖起舞。
你要的是健康,是吧?

當然,沒有大家的努力,現在市場上的腳踏車商品不可能為這麼多,
選擇多,是一種幸福,
有完善的腳踏車步道,也是一種幸福,
能有乾淨的空氣,更是無價。

看看
日本
中國大陸
越南
阿姆斯特丹

要改變車子很容易,要改變環境才是大工程

再怎麼貴,也是用兩隻腳踩!別想太多,騎車去也!!
這話題已經很久了
但 這還是小弟第一次回這類文章

過去 單車 讓大家第一印象就是 - 通勤
但隨著時間及人文的改變
單車(自行車) 已經是一種運動工具

你說貴? 老實講 真的蠻貴的
先撇開真正通勤的學生車吧(畢竟那價位也是1~3千不等)
現今大多數的人將自行車當運動工具在看待的情況下
就讓小弟換個方式用問句來回答

有去健身中心的朋友 一年要繳多少年費呢?
自行車是運動工具,健身中心也是種運動工具,
游泳 一次80元,一星期3次 ,一個月就12.xx次 一年算144次 共記11520元
連游泳都要花上一萬多元。

這時在反問自己,自行車除運動工具外,還可當交通工具,那萬把塊,真的算貴嗎?

以前的車便宜,其實是的,那物價上漲,當初油1公升17元 現在31元
牛肉麵從45漲到80 (沒吃過5毛的 )

12年前,小弟就讀高二時,花了八千元上下買了台蓮花的自行車 (RSX煞變全套 14速)
在單車只是學生通勤車的時代,8千算是相當高的價位,

而後的MARLIN
VOODOO
GIANNI MOTTA

我想內行的都知道那並非是便宜的自行車
但 那時的我是將自行車當興趣、運動、而非通勤車在看待
我知道車的價位就是如此 並不是到今天 單車才是高單價的生活非必需品

只是如今 過份的推廣 讓自行車達到一種不可思議的高點
有好有壞 這並非小弟一人所能討論
但套句車店老闆說的話 這波的高潮 至少讓多數人能接受 "單車,並非只是通勤用。"


lenin wrote:
版上的改車,說實話...(恕刪)


小弟玩自行車玩到買車架回來改
找塘缸 洗床 焊接師傅 及多間老店的師傅討論如何改車

將一台小折車改到能玩街道,如:跳樓梯、飛水溝蓋及人行道

小弟在這方面 應該勉強能達到您提及的要求了

賣單車的老闆內心想說的話:現在不多a一點,還等何時??????

PS:我不是賣單車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