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的極限數字 - 段速不等於馬力

老闆給我一杯大綠 wrote:
那這樣是不是可以配出...(恕刪)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有點腳力的人,用不到那麼小的大盤
小弟以前爬一般的坡,最多用到42T/19T(大盤52/42,飛輪12/21)
現在你給我30T/32T一樣爬的氣喘如牛,甚至爬不上去
大盤(52 42 30)飛輪(11-34)
這樣配已經遠超出後變速器的設定值了
難保騎久了,變速器不掛掉
lendicestut wrote:
大盤(52 42 3...(恕刪)


應該可以裝這個LX SGS
http://www.shimano-china.com/catalog/cycle/products/component.jsp?PRODUCT%3C%3Eprd_id=845524441770685&FOLDER%3C%3Efolder_id=2534374302039459&ASSORTMENT%3C%3East_id=1408474395181415&bmUID=1218974244076&bmLocale=zh

Max. Front Difference 22T
Total Capacity 45T
Max. Rear Sprocket 34T
Min. Rear Sprocket 11T

但會不會打到地上就不知道了 XD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大家嚴肅看待單車運動
我也只是喜歡遊山玩水騎騎車罷了
只是不想再看到愚民行銷這種鳥事再出現在單車市場(雖然很難)
舉出的數據參考是來自於KHS單車學校的書中與自身經驗
低於45rpm會開始累積肌酸,有氧運動最佳rpm是55-70 (參考自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
當然會與某些Pro車友的數據有些出入
只是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我這篇又不是國際論文

Why so serious?

[錢要花在刀口上]

[改裝要符合自己的需求]

[漂亮! 要花錢!]
說好多哦!
還是腳力最重要!
不管什麼車,自己騎起來高興就是好車.
真的是一篇淺顯以懂的好文章

值得推薦
在藝術與價值之間作最完美的詮釋-----唐紫 http://blog.xuite.net/tonejewel/twblog
很詳細的分析了齒比跟變數段數的關係.
也是感嘆最近很多廠商在銷售車子時,僅大力的強調車子的段數有多多,
也不肯花時間說明齒比的重要性跟應用的場合.對我來說齒比搭配的好,比擁有更多段數還重要.




lendicestut wrote:
大盤(52 42 3...(恕刪)


不太了解這中間的利害,是因為容齒比嗎? 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
版主這文太好了,總之與其換到最小盤..不如下來牽車...
齒比真的才是重點...不是多段變速 就很好..


anjeen2 wrote:


一般人走風櫃嘴步...(恕刪)



一般人走路上去是沒這麼快啦~

但是老實說,我第一次去風櫃嘴的時候,的確被一個跑步上去的中年男子給海放了

看到他結實的大、小腿肌,就算下來牽車也不會比跑步快,所以我只能大喊一聲"放的好啊"
cubike wrote:
一般人步行速度約5km/hr
so....你發現了嗎? ...(恕刪)


一般人步行速度約5km/hr, 應該是平地步行的速度吧.
能"步行"平均速度約"5km/hr" 於"楓林橋 -- 風櫃口"的坡道上的 "一般人", 他的體力還真是強.
換句話說, 只要1.2hr(6km / 5km/hr)就可以到了.
肉腳單車男的杰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