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i wrote:
真正的運動是離不開科學的
我們腳底下踩的正是科學的產物呢...(恕刪)
說的很好,有一本書的簡介說的很好,在這裡摘錄一下:
「不論是棒球賽、打電動或是團體遊戲,若你不了解規則,任何遊戲都無趣。你會錯過別人享受到的樂趣,就像一般人聽不到音樂家所聽出的樂音,或品嚐不到廚師咀嚼到的滋味。同樣的,一個熟知大自然規則的人,會比其他人更能欣賞大自然的美妙。衛星依循的規則其實和投棒球的原理一樣,若你學會了這一點,你對電視上太空人的觀點將會改變。在了解光的原理後,你看藍天、白雲和彩虹的方式也會不同。生命的豐富,不只在於用寬廣的視野來看世界,更要知道我們在追尋什麼。」
了解自己車子的齒比範圍,進而了解自己的生理馬力在面對各種不同地形是用何種檔位行駛是一種樂趣.
畢竟一坡還有一坡陡、一腳還有一腳肉

你永遠也不知道哪時會需要用到最輕檔,所以備而無用也沒關係
但是有沒有必要把小徑車搞出27速、30速的超密齒比,這就是盲點了
小徑齒比段差本來就已經比700C密一倍了,再加上重複比率大增
我個人認為一般使用實在是沒必要 (當然炫燿層面還是有其價值)
如果說一定要這麼密的齒比才能控管迴轉數,那你豈不是永遠都不能騎公路車或登山車??
因為700C每一檔的齒徑比段差都比裝RB飛輪的小徑車大啊
這我去年10月就提出了
小徑請以小徑觀點來設定,齒比過密不一定是好事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