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大大:的確,深深與你一樣有同感!其實,從媒體昨日報導:有騎單車的大學助理教授最近在台北河濱公園自行車專用道,遭專門攔車的歹徒打劫......新聞結語卻是"希望騎單車的市民,能盡量配合不要在夜間騎車"聽到這樣的報導,真是令人無言且讓人感慨,台北市是全國首善之區,都不能營造一個友善環境,況且其它地區.....也許,只能期待我們車友團結心力,常常走出去,造成一股社會騎單車的風潮,這樣才能漸而影響社會視聽,替我們單車群眾爭取更佳的權益吧!
最近剛好也想買台小折來運動一下,可是真的很擔心出門被偷,昨天看到一對夫妻去買東西,騎兩台T3,老公不敢進去就在外面顧車,想想騎個車還真是要顧慮很多事。
不知道那家拒絕小折入內的7-11或小吃店有沒有佔用騎樓,佔用走道、或佔用非營業用地來營業的狀況?在台灣太多人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現象,而別人就得忍受這些不合理。在撻伐這位車友之前,有沒有對更大的佔用和造成別人不便的狀況發聲抗議過?

必須要把自行車遷進店裡以免車子被偷無關車友的個人品德,而是公共政策的失敗。我們為汽車駕駛安排方便的停車空間,我們用全民稅收為汽車駕駛負擔凍漲油價的成本(好讓他們可以輕鬆上路製造交通擁擠然後花更多的錢來造路)但是自行車呢?去年夏天從巴黎回來,滿街都是市政府出租的自行車,找到安全停靠的地方也不是難事,真的很方便。減碳、為地球降溫,這都是極具正外部校應的;相對的,鼓勵汽車、鼓勵24小時便利商店全天用電,這都讓這個和未來的世代付出極大的代價,是有嚴重負面外部效應的。光憑這一點,作為一個社會最大行動者的國家就應該為力行減碳的個人背負部分成本,創造一個安全無負擔的用車環境,而不是造福財團、造福污染、造福暖化。這是基本的公共政策,也是應該的社會選擇。
Blacksj wrote:
義正廩然的人實在太多...(恕刪)


這不是正義凜然...是基本的互相尊重的觀念而已...
而且討論的事跟種族歧視完全不一樣...大大有點比喻失當吧...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車子會造成其他乘客或消費者的不便...
是車子影響到其他人的權益所以被某些店家排擠...不是人家來歧視你個人...
小折折起來雖然比登山車公路車小...但體積其實也是不小...
擺在狹小的車廂或是公共空間...真的還是會影響到他人...
尊重是互相的...


古有明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外騎車靠車友~
有時可以一夥人出遊,有時一個人騎,若是在車友很多的地方不妨大家互相照應一下,發揮車友精神.

是公共政策的失敗,才會導致我們只能選擇互相尊重了。而且原來的作者並沒有不尊重其他人啊!他只是對於公共政策失敗所造成的後果,有一種無奈的感慨而已啊!雖然他不一定認知到這其實是一個公共政策失敗的問題。
其實很多大大對樓主造成誤解阿
樓主本身是個彬彬有禮 連紅燈都不敢闖的好青年阿


那天撘公車 樓主實在也是不得已的阿(不想雨騎 雨水跟汗水傻傻分不清楚...)
帶著折車上公車 說實在樓主也不太願意 有車騎就對啦幹麻還帶上公車?

帶折車上公車樓主好像也才2-3次經驗

樓主想表達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對摺疊車很反感 就好像討厭重機車一樣
摺疊車折起來不就是個行李嗎?為何許多人要把他當一回事?

一個沒有廢氣幫你省油錢又時尚 這樣可愛的東西帶出去
為何還要遭遇到許多不便 白眼 甚至被說白目...

當然許多大大建議要先對店家有禮貌的說一聲 這點真的是樓主沒想到的(以後會照做^^)

PS 樓主上公車有用車袋喔...


私有的店面關公共政策什麼事?

還真的是騎單車大三倍
yv7886 wrote:
新聞結語卻是"希望騎單車的市民,能盡量配合不要在夜間騎車"...(恕刪)


不要圍剿我,電視台的監督標準怎麼突然變這麼寬鬆? 以前可是用放大鏡再檢視的.
沒說店家有錯,當然希望這是一個好店家,沒有佔用騎樓,或是把非營業建築轉做商業用途。

我說的公共政策失敗,指的是國家應該投入資源來規劃興建自行車的寄存停放處或方便上鎖的設施,就像政府規劃汽車和機車的停車格一樣,更不要說拿稅收來造橋鋪路專供汽車行走。在這樣的情況下,版主只能把車推進店裡,也只能期待店家有個好臉色,公車駕駛有個好心情,讓版主有個方便。

相關討論我放在前頁。謝謝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