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測試文釋出--涼秋s350山道實戰)SANTOSA California S350

Sirus wrote:
terenceche...(恕刪)


看來比較嚴肅的是您吧~
而且好像還滿激動的咧!!
機動到還沒看清楚前文就穿鑿附會曲解原意來亂扣帽子?
本人並非一線大牌的追隨者
從來也沒預算寬鬆過
目前也在爬文尋車中

再次強調前文的立場
就是"二線品牌的好產品加上適當的市場定位也能出頭天"
不懂何來冷眼嘲諷之由?

類似此款車架(類F20A)之前在萬元以下小折出現過
當初24速$7XXX
後來降成21速反而調漲至$8XXX
SANTOXX字樣亦在類似其中車款出現過......
如今加了3速身價翻漲一倍.......呵呵
您覺得呢?
所以誠如RMAN大所述
價格若在9~10張左右那就真是物超所值囉!!

一再強調跟K牌T3比較的好像也不是我喔
但如果真要比較那可能會是很現實殘酷的考驗....
單以齒比而言
高速部分S車與T2相當(4.54:4.54)
爬坡部分S車略遜T2(1.2:1.13)
勉強而言S車只能說是齒比較綿密但爬坡較重的T2
此時27速與18速的段數迷思出現(請自行爬文不贅述)
硬要越級挑戰T3的話只會自曝其短得不償失
當然有人說可以改呀
但改到那個等級之後
原本的$5000差價就.............可能還要倒貼
其他細節S車也是有勝出的部分
有興趣的大大也請比較整理完來讓大家分享喔~

小弟僅是以一個消費者的期許表達意見
若如您文前所述
非自行車產業的前輩在此大放厥辭
就是有失公允就是抹滅自行車產業界無名英雄的付出努力
這頂帽子太沉重小弟擔不起
我還是別再回應
多花點時間爬文自修去吧~











terencechen wrote:


看來比較嚴肅的是...(恕刪)


剛剛又把你今天的回文看了一下
感覺大大只是把焦點放在齒盤的問題
然後看圖說故事...表示這樣類似t2的車架不應該賣這麼貴

我本來覺得sirus大太激動
但是發現你的發言的確有失偏頗
不知道你看過實車沒有
你看過willen chen 大的發言沒?
我跟willen 大從來就沒打過照面
他本來是推vt的主力 後來不知道甚麼原因來發表的一篇回文
這點我也不清楚 但是我真的是感謝他的說明
因為基本上 我只是一般家庭使用者 你跟sirus大寫的東西 有的都不是我能夠一個人能夠回答的
我只能問問我朋友 不然就是以直接的騎乘感覺來跟車友們報告

正因為willen chen 大的發言 更加證實了我對我朋友的信心是對的
加上後來幾位資深車友針對車子配備做工的正面發言
更是讓我持續有動力有熱情在01幫友人宣傳他的車子

我覺得你可以說他的塗裝設計很醜
或者把手立管缺乏調整彈性(不能調整是因為了比較強調強度 而不是為了fits all)
但是你針對配備 跟 做工或者以別家廉價小折來質疑的立場
讓我覺得你紙上談兵的部份實在太多了

本來挺尊重你發表的言論 甚至曾經一度覺得sirus大針對你的發言過於超過
但是現在回來看文章 或許你會被車友寫這麼一篇回文 就是你的態度所引發的

不實事求是 只會在01爬格子 炫耀半調子的單車知識
讓我覺得你的發言
真的只是讓我覺得
你不就是只是貪小便宜
不滿報價才會有今天這麼多的發言

我不懂的是 如果你這麼不認同當初我pm給你的這個報價的話
你為甚麼不詳細幫我們車友寫一下跟其它車種的 配備比較文
一項一項認真寫 順便發表一下騎程心得
讓大家知道santosa這間車廠賺的是黑心錢
而不是在那邊算甚麼齒比 有的沒的

寫多了 有心看完的車友 跟您們說聲抱歉
讓您們花了些許時間把回文看完

只是有些話真的不吐不快










剛上網查了一下這間公司的資料,發現這間公司也有參加2008的台北自行車展,而且公司也真的從1970年開始製造自行車及相關零件,

其實一路看這系列的文章,重點就在於許多人認為這是個新品牌,而且製造商是誰也不知道,也許是一間看車市大好才跨進自行車產業的傳統工廠,這樣的車卻要價將近17張小朋友,讓許多人覺得沒那個價值…

可是回過頭來看看,KHS也是1972才成立的公司,製造生產自行車的時間並不比這間"仙X市實業有限公司"來的久,只不過由於KHS比較高調,再加上T2、T3比較早打出名氣,會讓人直覺認為KHS的品質一定比較好,

可是說真的,以我待在傳統產業這麼久的時間,再加上我也有認識一些自行車產業的人,說真的…品質這東西不見得大廠比較好,有很多像這間"仙X市"公司一樣低調的工廠,一直以來都在做代工並沒有自行成立品牌,所以知名度非常的低,只有業界人士才會知道,但它們的品質不但沒比較差,往往是比國內大廠(G、M、F等)還要來的高…


題外話…
還記得幾個月前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他說他在台南的一間自行車廠上班,當他跟我說工廠名稱時,我聽都沒聽過,當時還以為他們是代工一些代價單車,但是當他一題到他們公司有代工GIOS,我就發覺我的失態,實在不應該以一間公司的知名度來評判品質優劣…

市場需求決定商品的生死.

樓主好像從來沒搞懂消費者要的是什麼???
--- 宅? 你有得宅嗎? ---
看來這台車引起了品牌與代工之間的戰爭
品牌價值這個已經有人在衡量了

當前國際最有影響力的品牌價值,是《商業週刊》每年發佈的“100個全球最有價值品牌”。這是由英國interbrand公司測算,與《商業週刊》共同發佈。其計算公式為:


  價值=品牌收益*乘數


  品牌收益主要是該品牌息前稅後的年收益,減去行業平均利潤率求得,該利潤前三年加權平均。


但我們就是會有一分錢一分貨的迷思

支持國產 但不要夜郎自大就好了

CDancer wrote:

市場需求決定商品...(恕刪)


問題是 有時候 部份消費者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
這問題才大




sinba wrote:
看來這台車引起了品牌...(恕刪)



我想繼續往這方面討論下去的話
接下來可能連蘇麗文 跟成棒隊 都會出現在未來的回文裡面囉

從報價不滿所衍生到後來的sirus發言 到現在的討論
好像大家的焦點都不是放在車子本身了


或許這告訴我
是我該放出一些這陣子為車友爭取福利消息的時候了







foolycooly wrote:
呵 我想繼續往這方面...(恕刪)


福利福利~我最喜歡聽福利了啦!
剛好注意這台車,您就趕緊放福利吧!
呵呵 第二篇的開箱文被移到資源回收區了
果然不能太招搖

羅夫楊 wrote:
剛上網查了一下這間公...(恕刪)


呵 果然01臥虎藏龍
認真的車友不在少數
友人很感謝羅夫楊大的詳細解說

這也提醒了我們 應該要幫SANTOSA這家公司好好介紹一下

最近會花些時間把他們公司的背景跟沿革幫大家補充一下
外銷的公司在國內的確是沒有什麼名氣
只是odm 跟oem 這種東西 產品可能有合約限制不能講明
不然其實台灣的國內小折界, 有兩個大家很熟的牌子
就是他們公司的產品
01小折版面也三不五時看到他們車子的報到文跟改車文 開箱文之類
那其實那些才是貼牌的 他們公司真正的品牌才是SANTOSA....所以呢

話又說多了
我又在感慨了

總之就是這樣
順便利用此篇
宣傳一下
南部福利麵的料理包 中的 cnc 大盤護蓋已經裝到第一台s350上面了
有機會會幫大家弄到照片
如果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東西的人 ,那就....不知道好了

人要低調些.........不然會有現世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