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針對有位車友對34T飛輪的摺疊車的能耐似乎非常不了解.
據小弟所知. 只要有34T飛輪的小徑車的車友(不管是Dahon / Venzo / Birdy) .
不管是烏來. 風櫃嘴, 巴拉卡, 貓空都有非常多騎上去的車友.
懷疑這樣會傷膝蓋的車友我想應該是沒實際騎過的人.
會傷膝蓋的坡大概就是烘爐地跟阿柔洋. 其它都不至於.
不過11-34 搭配單盤有一個缺點, 就是齒比不綿密. 所以爬坡都用最輕檔是會很喘而不是膝蓋很酸.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 迴轉速要高.
小徑車配合迴轉速. 即使只有單盤爬坡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所以才會一堆小徑車都只有配單盤. 卻還是一樣賣得很好)
事實上在我之前 某沙漠的店長. 早就騎小鳥上過烘爐地了. 我當時騎著登山車被他海放.
他們店裡有三個人當時騎著Dahon, Birdy 用超高迴轉速一路攻頂, 從此讓我再也不敢看輕單盤的摺疊車.
20' 小徑車因為輪徑小. 騎乘感非常輕. 唯一的缺點就是真的會比較累.
不過中途只要有休息. 事實上是心肺負擔很大. 而不是膝蓋. (因為二十吋小徑車搭配34T飛輪很少會重踩的)
所以小徑車好不好騎.
小弟我的經驗是. 非常好騎. 很輕鬆愉快.
不過當你要跟車隊跟車就非常的辛苦. 尤其是距離一長.
所以小徑車拼極速沒問題但平均速度很難相同.
小徑車要爬坡沒問題. 不過很難拼多少時間以內上什麼地方. (這時候就需要14, 16, 18, 24, 27 速的小徑車)
小徑車很難穩定的過坑洞. 走石子路.
這就是小徑車的優點跟缺點.
我在攻蘇花公路其中一個山頭的時候(蘇花要單日三越嶺 Orz ),有試著用大盤上山(53T ) ,感覺是沒問題的,只是因為是長程路線,還是要保留體力。
所以我想單日或半日行的話,小折前單盤要上山,是有機會的。
以上是我自己騎F-20R 的心得。
hungweiwu wrote:
小徑車要爬坡沒問題. 不過很難拼多少時間以內上什麼地方. (這時候就需要14, 16, 18, 24, 27 速的小徑車)
騎小徑車的勇腳很多耶,在車車可拉博,我總是被一堆前單盤的怪物上山海放
Sam-obile 懶人包 /tinyurl.com/a44xzgp
hungweiwu wrote:
我不清楚回應這個版的...(恕刪)
很認同大大這次的內容
我原先騎的就是單大盤的小折
當然,促成我換車的結果,就是硬是去爬了一趟小山
48T配14-28的飛輪,遇上那麼連續陂度,真的很要命
即使換成11-34T,最輕齒比還是有1.41,是需要稍有能耐的腳才能克服
但騎久了,還是會覺得至少要2大盤才比較適合
騎小折,遠途真的比較累一些,就像您所說的
心肺的負擔超過腿的負擔(我是還沒有膝蓋這方面的特別感覺)
因為我平常都在校區練騎,連續20公里固定迴轉速、速度,因為沒紅燈、路口,所以就不會停腳
真的很喘,20公里並不長,不過如果騎小折,連續20公里的距離,速度都維持在24-26之間
那就會很喘(T3例外,T3速度算是小折裡最快的,但如果T3連續28-30km/h,騎20公里完全不停的話
應該也滿累的,在校區裡騎很乏味,但也只有在這種地方,可以連續騎2小時不用停下來
雖然我很喜歡騎小折,也很喜歡小折,不過我不太跟團騎
因為速度上要跟緊,真的需要「有練過」才行
答案已經揭曉了.
希望沒有騎過的車友不要在這邊混淆視聽.
小徑車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 在我沒騎過之前真的不知道這麼好騎. 這麼順.
(即使只是爛爛的D7)
也怪不得每次綠洲一出現就瞬殺.
其實01上面有一個怪現象就是用嘴騎車的比實際騎車的多.
沒騎過卻愛發表言論. 反倒是很多我認識的車友都不想發表了. 因為總會被打嘴砲的用集體攻擊.
反正事實也沒人在乎.
小徑車一般人騎 是很輕鬆愉快. 爬坡可以鍛鍊心肺. 並不會有大車那麼傷膝蓋.
當騎長途就是考驗心肺了.
如果想要長途跟車. 或者是拼時間已內爬坡的話. 就要跟seaweedroll兄一樣.
因為seaweedroll兄本身有在練習公路車而且練習得很勤. 以這樣的體能條件其實騎小徑車是非常強的 .
不止短時間強. 爬坡以及長時間一定都沒問題. 也證明了小徑車只要心肺夠. 絕對沒有跟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