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組了一部小摺SPPEED ONE FS,用的是平把跑車變速系統,原先裝的是十速系統,為了增加齒比減輕爬坡的力道,將十速系統換成了九速系統(因為要用登山車飛輪),組裝、換裝過程中碰到不少問題,在網路上爬文又眾說紛云,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大致理出個頭緒,做為往後組車時的參考。

變速系統的差異:
首先列出常用幾種變速系統之數據

變把拉線長度:(檔位進一檔變速線實際作動長度)

變速撥把種類
R440(3X9)R770(3x10)DURA ACE(2x10)登山車(3x9)
前 - 後

10.3/6.5 - 2.78
前 - 後

10.3/6.5 - 2.47
前 - 後

6.5 - 2.47
前 - 後

11/7.5 - 2.78


平把跑車前變把由最小盤上至中間盤拉線長度為10.3mm,一般跑車為6.5mm,登山車為11mm;平把跑車前變把由中間盤上至最大盤拉線長度為6.5mm,一般跑車因為手上無三盤用變把,故無此數據,登山車為7.5mm;平把跑車、登山車九速後變把每一檔位拉線長度為2.78mm,平把跑車、一般跑車十速後變把每一檔位拉線長度為2.47mm;由各變把拉線長度可知,一般跑車、平把跑車、登山車之前變把是不能混搭(不管速別相同與否),因為每一種拉線長度均不相同,會有定位不準的問題;後變把則是速別相同即可混搭。當然硬要混搭亦可,調整得當也能使用,只不過能用與好用是有一大段差距的!
例如:原登山車系統,前變把更換為平把跑車前變把可以嗎?想想看,原本變速線跑的長度由11/7.5mm變成10.3/6.5mm,你說定位會準確嗎?

跑車系統前變速器的拉線比:

一般跑車(以DURA ACE7800為例)
變速系統的搭配

平把跑車(以R443/R770為例)
變速系統的搭配
變速系統的搭配

一般跑車拉線端與前變速器端之拉線比為13.5/17.0=0.794,平把跑車則為
22.0/22.5=0.978,由前變速器拉線比可知,一般跑車、平把跑車之前變速器是不能混用(不管速別相同與否),因為每一種前變速器的拉線比不相同,每一檔位所跑的距離亦不同,會有定位不準及扳不動前變把之虞。
例如:原一般跑車系統,前變把更換為平把跑車前變把可以嗎?想想看,拉線比差這麼多,定位會準確嗎?再看看前變速器的槓桿長度,平把跑車短短的前變把拉得動一般跑車長長變把所使用的前變速器嗎?

後變速器腿長與容許最大齒差:
CapacityFront DifferenceMin.CogMax.Cog
XO S30T22T11T34T
XO M37T22T11T34T
XO L45T22T11T34T
XT GS33T22T11T34T
XT SGS45T22T11T34T
XTR SGS43T22T11T34T
DURA ACE SS29T16T11T27T
DURA ACE GS37T22T11T27T


這個數據是作為後變速器腿長選用的參考,多大、幾盤的大盤配幾齒的飛輪,對應飛輪最多幾齒,其應選用的後變速器腿長及種類依此表選用。
例如:大盤52/42/30配12-25齒飛輪,Front Difference=22T,Capacity=22+13=35T,所以後變要選用跑車GS後變。又若大盤52/42/30配11-34齒飛輪,Front Difference=22T,Capacity=22+23=45T,所以後變要選用登山車SGS或GS後變均可,只是選用GS後變,某些檔位不建議使用!
文章關鍵字
今天才看到這篇,獲益良多,這些數據在shimano的技術文件庫中也沒看到過,可能也解決了個人長期以來的一些疑惑。

以前幫忙調整朋友車子的變速時總是覺得奇怪,怎麼有些變速撥把操作時死硬的程度超乎想像,車主騎了一趟下來按到大拇指都快黑青了,這根本就沒道理。看了這篇文章後才發現有可能根本就是車廠為了清庫存而把零件混搭錯誤的結果。

許多人改車時也甚少會去了解這些細節,結果越改越難用,回過頭再來抱怨零件不好之類的。

當然計算這些東西很瑣碎麻煩,尤其是傳動系統及變速系統的搭配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幾乎是換個零件,所有數據都要重新考量,其實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花點時間翻一下原廠的技術文件,參考文件中列出能搭配的套件,或儘量搭配同系統的套件,基本上相容性應該就比較沒有問題了。

補個Shimano單車零件技術文件資料庫的連結:
http://techdocs.shimano.com/techdocs/index.js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