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換這個聽說cp值超高的爬坡輪組也剛騎完總上昇1800M,總長百K的路線可能是自己腿力差這一組爬坡輪跟上一組至少重了五百克輪組騎起來感覺不出太大差異不過在搬車時確實覺得車子變輕了目前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它後花鼓要設計成這樣是為了輕量化嗎?做好做滿不是比較好看嗎?總覺得怪怪的,還請大家賜教
T.Star4G wrote:目前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它後花鼓要設計成這樣是為了輕量化嗎?做好做滿不是比較好看嗎?總覺得怪怪的,還請大家賜教 傳動側與非傳動側之間距離這麼短難怪在後輪側向剛性這個項目裡排名在最後一顆星非傳動側往中央移應該是為了縮小與傳動側鋼絲之間的角度差距如此一來傳動側與非傳動側鋼絲張力可能差不多大概是為了工廠編輪出貨比較好編吧....後輪側向剛性差一轉彎壓車就知道了尤其重量重的騎士感受明顯支撐力不足壓車時會很不穩定過彎前必須大幅度減速才能入彎
我是比較之後決定換Athen1380陶瓷版這一組。因為我體重95公斤我之前是用跑3所以降講一下跑3與這一組騎起來感覺差異:優點:在爬坡的時候我覺得跑3比較拖,因為我的路線爬坡約佔7成左右。平路再加速我感覺可以快約3~4公里左右,我平路均速約32~40。我在爬坡抽車時後輪不會有偏擺或晃動的情況發生,因為我煞車皮都習慣調得比較近,所以如果有偏擺就會有磨到煞車皮的感覺。整體我是覺得以這一個價格的輪組,不論重量、爬坡騎乘感覺、平路加速性、騎乘硬度都比跑3還好。我不知道各位高手是否有騎過,但我騎過的感覺CP值真的是很高的。講完騎乘感覺,缺點也要講一下:我後輪的陶瓷披覆會有磨損現象,雖然買的時候老闆就有講了,但是我會選擇性忘記。煞車感覺與跑3差不多,我借朋友黑跑零來騎也感覺不出陶瓷邊的差異在哪裡。PS:我了解過Athen1380後輪側向剛性數據好像30幾的樣子,但是後輪側向剛性各廠牌數據不像後輪扭轉剛性差異那麼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也是用這組Athen1380其實那時候要做選擇前,也爬文了一陣子,因為當時的預算是兩萬內,看來看去實在是不太相信廣告文~~-唯一比較有參考數據的是車測中心的評比。在這個價位(一萬初頭)下KAISH 的Athen1380實在是令人心動~~但又怕網路上看數據猜臆過彎不穩的說詞會發生(後來發現鍵盤試車手真的很多)-好險住台中離KAISH展售中心近,去試騎以後真的覺得爬坡很紮實。又怕還有更好的,所以陸續試騎的幾款兩萬上下的其他品牌~~~~-只能說Athen1380的CP質爆表,至於側向剛性我個人是感覺不到跟其他輪組有什麼差異但是單就踩下去,那種紮實感真的不錯~~衷心期待這個品牌可以繼續成長下去
T.Star4G wrote:最近剛換這個聽說cp...(恕刪) 不同車架的後叉寬度設計,對應不同設計的輪組,外觀看起來會有差異,這很正常簡單說你貼的圖片那個位置的間距無法表示任何東西 想知道花鼓的設計相對於輪組剛性上的意義,你該量的是1.花鼓耳 - 花鼓耳 的間距2.花鼓耳的高度3.輪圈尺寸若花鼓耳間距越寬、花鼓耳穿幅條的位置越接近輪圈、輪圈越小,那麼輪組剛性就越強※130mm後叉公路車8.9.10速共用輪組,花鼓耳常見採用55mm寬度※SHIMANO早已開始採用加寬花鼓耳的設計,其他廠牌你自己查
抱歉非亂入~問個題外問題我是騎登山車最近也有看到這牌子的爬坡輪組正在觀望MDC25 MTB這組中滿符合我的預算不過我想先試騎看看再決定要不要買剛看樓上的訊息是展示中心在台中我在台北請問哪裡可以試騎?PS”我不是專業,所以上面很多數據都看不太懂我只會說騎乘時的感覺….好不好騎..SOR
御莊 wrote:想問下馬森兄說的缺...(恕刪)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陶瓷披覆是輪框上鍍上一層陶瓷膜會造成磨損我認為是騎車習慣的問題如果平常順順的騎煞車負荷不大陶瓷層不管用幾年可能都會完好如新但如果像樓上幾位專家會拚速度猛操車爬坡時狂抽下坡時猛煞那陶瓷層多少都會造成磨損導致煞車力道不足所以通常都會建議用陶瓷專用的煞車皮強化煞車效果